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茅臺現象引發市場治理難題

    2018-01-12 08:29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歷經新一輪上漲后,貴州茅臺(774.810, -10.90, -1.39%)的股價與市值近日再度成為關注熱點。1月10日和11日,茅臺股價均觸及788元的高點,市值達到9900億元,逼近萬億元大關,超越了2017年前三季度貴州全省GDP的9499.53億元。

    同時作為一種商品的茅臺,在近兩年需求量大增的背景下,即便產量增加、上調出廠價與零售價,供不應求的局面仍未改變。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茅臺酒產量2.75萬噸,銷量2.97萬噸;2016年產量提升到3.69萬噸,但銷量飆升至5.99萬噸。2017年的數據雖未公布,但在消費升級的影響下,銷量增幅應該不低。

    在茅臺供需失衡時,炒作已不再限于股價,還有酒本身。近期有報道稱,當市場上平價茅臺酒(日前官方零售價格上調后,53度500ml飛天茅臺為1499元/瓶)一瓶難求時,卻有數十萬瓶茅臺酒被經銷商、黃牛攔截囤積。

    茅臺現象固然有宏觀經濟增長、消費升級和產能不足等影響因素,但炒貨、囤積、投機等也是重要原因。如果說股價上漲反映的是市場對其業績的樂觀預期,可以稱得上正常市場行為。但這種摻雜了囤積居奇的炒作,影響茅臺酒銷售市場秩序的行為,就很難稱得上正常了。而且,刻意制造一瓶難求的現象,對股價炒作也有一定的推波助瀾。

    針對炒作茅臺酒的行為,茅臺公司并不樂見。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去年底就公開呼吁茅臺經銷商保持理性,從大局出發,嚴格執行新的價格規定,不要隨意炒作、抬價,斷送當前的大好形勢。去年茅臺公司亦針對近百家經銷商進行了處罰,甚至在8月份首次直接以解約的方式處罰了經銷商,并要求所有經銷商必須把剩余計劃量的30%放到茅臺商城上銷售,旨在提高經銷商穩價銷售的透明度,加快線上線下融合。

    不過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瘋漲的茅臺價格催生了龐大的利潤空間,越等越漲的行情也使得惜售、囤積現象禁而不絕,一些經銷商甚至包括茅臺子公司內部人士在內的炒酒客們,沉迷于供應鏈中收獲利益,令兩者互為因果、層層發酵。

    至于線上的30%銷量,更是被黃牛攔截囤積,因為想在網上買到茅臺酒,靠的是搶購軟件。為了能夠在線上搶到低于市面價格的茅臺,再以更高一些價格出手或直接囤積以攫取利益,黃牛可利用軟件監測不定期在線上放量的飛天茅臺,并對一些經銷商何時來貨、何時上線的動向了如指掌。因此,在茅臺官網、天貓、蘇寧云商(13.080, 0.40, 3.15%)等主要線上平臺,普通消費者搶到茅臺的概率如中彩票一般。

    一種供不應求商品的價格被操縱在經濟生活中并不鮮見,加上可用于操縱的新工具出現,讓市場治理越來越難。但操縱茅臺價格現象不應放任,針對茅臺現象引發的市場治理難題,各方應共同致力解決。

    對茅臺公司而言,應更好地管控供應鏈,在需求不斷增加之際,盡可能提升產量,消除市場畸形的漲價預期,或者持續利用價格策略逐步穩定市場。同時,茅臺價格亂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正常秩序,物價管理部門也需及時依法管控,打擊市場操縱之手。

    此外,茅臺現象的背后推手也有國人的“面子文化”。且隨著近幾年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提升,“面子文化”效應不斷擴大,茅臺俗稱“國酒”,當喝茅臺被賦予某種象征,于是就被追捧到一家企業利潤占據19家上市酒企凈利潤的近一半之多的地步。因此,也需要個人摒棄攀比不正之風。

    總之,由茅臺現象所引發的市場治理難題,既需要茅臺公司和相關監管部門出手穩定市場,也需要國人轉變觀念。

      關鍵詞:茅臺 茅臺股 飛天茅臺  來源:一財網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泾阳县| 昌江| 米林县| 巫溪县| 益阳市| 无为县| 海门市| 兴海县| 东城区| 信阳市| 兴仁县| 日土县| 邵阳市| 文山县| 屏东市| 永德县| 丁青县| 花莲县| 商洛市| 法库县| 互助| 颍上县| 怀远县| 苏尼特左旗| 陕西省| 龙山县| 乡城县| 汪清县| 桂林市| 太保市| 舞钢市| 昆明市| 玛沁县| 桂阳县| 临海市| 什邡市| 靖宇县| 密云县| 醴陵市|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