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白酒企業為什么做不好葡萄酒?

    2019-01-09 08:25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一、十萬個為什么?

    1、中國市場,為什么白酒總量比葡萄酒超越這么多?

    2、為什么白酒企業強大,葡萄酒企業弱小?

    3、為什么強大的白酒企業兼營葡萄酒,卻體現不出她的強大?

    4、品牌為什么?

    五糧液有品牌優勢,運作了許多進口葡萄酒;茅臺也有品牌優勢,生產了“茅臺葡萄酒”;但是,白酒品牌優勢在葡萄酒行業幾乎沒有作用。

    5、渠道為什么?

    瀘州老窖、洋河大曲,渠道強大。洋河大曲進入葡萄酒行業之初,行業抱有希望。但是,白酒渠道,幾乎無助于葡萄酒!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二、消費者的邏輯:白酒別人的,紅酒自己的

    也許可以說,紅與白,都有社交屬性。但是:

    1、家庭自斟自酌時,葡萄酒的場景要比白酒順。

    一個人在家里開一瓶五糧液或全興,有點奇怪。開一瓶葡萄酒,則順理成章。

    小兩口、或者老夫老妻,在家里吃飯,開一瓶葡萄酒很正常,但開一瓶茅臺?似乎有病。

    2、即使是宴會,葡萄酒與白酒還是不同的

    即使是社交場所,白酒葡萄酒同時作為社交工具使用,她們的社交屬性,還是顯然不同。

    一群人就坐,男人們共同喝一個品牌的白酒,女士開紅酒,則男士們在社交、女士們在社交場所觀察男人們社交。

    一桌男人,個別人喝紅酒,則似乎不在社交圈。

    一桌女人、或一桌男人,都喝葡萄酒,則她們/他們在品鑒酒,在自己領悟、或做技術交流,不是社交。

    3、總是,兩者的社交屬性,存在極大的強弱區別。

    三、所以,購買理由不同

    1、 挑選葡萄酒的“性價比”

    比口感,比香氣、回味。

    看產地、年份、保質期。

    對比品質、是否有機葡萄、食品安全程度。

    當然,再對照價位,判斷“價差”,渠道長短、渠道成本。

    2、白酒沒有“質量價格比”

    無論農副產品,機械電子,藥品農藥,都有個“性價比”:什么樣的功效、功用、使用壽命,該賣多少錢。

    消費者(客戶),可以比質比價。

    但是,白酒是“價值價格比”,不僅僅是質量價格,更主要的是價值價格。

    價值的主要構成還不是品質。

    品質僅僅是基礎。

    決定作用在“包括品質在內的整體價值”,統稱“品牌”。

    3、紅白行業迥然不同的“價格需求彈性”的表現

    澳大利亞逐年邁向零關稅了,人們覺得澳洲葡萄酒性價比高了,于是熱情。

    可是,白酒降價不一定增加銷量,漲價說不定反而可以提高銷量!

    原價如果賣不掉,則降價加速死亡。

    如果飛天茅臺恢復到2006年前的零售價275元,銷量會增加嗎?

    更大的可能是收藏者拋售,價格崩潰。

    水井坊2012年的低谷期,主力產品250元、總銷售額8000萬。

    每年漲價,主力產品達到1600元,于是銷售額30多億了。

    為什么漲價促進高速發展?因為白酒是“價值價格比”,價格是價值的指示器、路牌路標。漲價指引新的價值高度之后,只要能證明新的價值高度、就能增加“價值感”,于是就能提高銷量。

    葡萄酒,有這個能力嗎?

    四、所以,白酒做品牌(價值),紅酒做性價比

    白酒行業,幾乎所有品牌,都有自己的“USP”(獨特價值主張)。

    茅臺:權力。

    五糧液:富有。

    青花郎:對標飛天,品質更好、價格才一半。

    水井坊:有文化的富人。有權喝茅臺、儒商喝水井坊。

    地方酒廠:承載本地歷史文化(古井貢、文王貢、醉三秋……)

    葡萄酒,則致力于“性價比”。

    例如張裕:解百納,中檔中的最高性價比、性價比的標桿;醉詩仙,百元以下葡萄酒中的最高性價比、性價比的標桿……

    五、為什么白酒企業沒做好葡萄酒?

    1、品牌優勢難以發揮

    買茅臺是因為茅臺的社交價值,買葡萄酒是因為性價比。所以,茅臺葡萄酒,消費者依然依據性價比來選擇,而不顧茅臺的品牌。五糧液的國邑、柏漠,等等,道理也是這樣。

    2、原有渠道難以利用

    如果消費者選擇葡萄酒是選擇性價比,則“品質的品鑒”,也就是葡萄酒行業現在普遍的方式,就是必須的。

    而白酒的經銷商,大多是不屑于做這些瑣碎事情的。重新招商,則原有的渠道難以利用,新渠道不占優勢,反而不如葡萄酒原有企業。

    六、高興就好

    我們也曾嘗試過采用白酒的方法做葡萄酒。

    當消費者追捧拉菲、追捧奔富時,葡萄酒行業似乎也看到了葡萄酒做品牌的可能性。

    可是,原產地的產量,標準化程度,限制了品牌化的能力。

    而一旦轉移地點,比如法國拉菲酒莊在煙臺生產,品質立即成為“煙臺酒”的認知。

    產地原因導致的品質認知,品牌是沒有能力掩護的。五糧液在河北、河南,都收購了酒廠,而這些酒廠都只是河北酒、河南酒,也無法分享五糧液的認知。

    就是說,如果原產地的產量有限,就難以品牌化。在另外地方建廠,于事無補。

    既然如此,就順應自然吧。

      關鍵詞:跨界 轉型  來源:佳釀網  曾祥文
      (責任編輯:程亞利)
    • 上一篇:2019年白酒行業展望
    • 下一篇:2019年:撲朔迷離的白酒與混沌期
    •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康保县| 苏州市| 涞水县| 海丰县| 张家港市| 惠东县| 九寨沟县| 冕宁县| 获嘉县| 沂水县| 龙门县| 江山市| 台湾省| 沙洋县| 长岭县| 油尖旺区| 双辽市| 宾阳县| 三原县| 丹东市| 六安市| 怀来县| 安平县| 道真| 乌拉特中旗| 家居| 卢龙县| 高邑县| 贺州市| 磐石市| 博罗县| 嵊州市| 龙里县| 东辽县| 平泉县| 永丰县| 牙克石市| 鹤岗市| 仪陇县| 龙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