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有趣的閩臺酒禮:茶三酒四 七分茶八分酒

    2015-12-10 10:06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在臺灣和閩南地區,自古以來飲酒之風十分盛行。紅白喜事、節日慶典的宴請“無酒不成禮”。那一個個淳樸有趣的酒禮伴隨著一杯杯晶瑩醇香的美酒,折射出一個異彩紛呈的酒事大觀園。

    茶三酒四——這兩個數字指的是人數,意思是品茶以三人為佳,當地習慣泡飲工夫茶,茶盤上通常只擺三只半個乒乓球大小的茶杯,象征“品”字。而喝酒,四個人卻是最佳組合,這樣才有點熱鬧的飲酒氛圍。四個酒友猜拳剛好兩對,不多不少,行起酒令來也不至于聲音嘈雜而聽錯。

    倒酒先聞——倒酒大有禮節可言,若是用軟木塞封口的酒,主人在開瓶后,應先在自己的杯中倒一點點,品嘗一下是否有不好的味道。如果口味欠純正,就應另換一瓶。倒酒時,先首席客人后其他賓客。通常按順時針方向,在每位客人的右側逐一倒酒,最后給自己倒酒。

    拳不離拇——臺灣和閩南人(特別是漁民)相聚飲酒,習慣猜拳助興,兩地猜拳都用閩南方言。兩人猜拳的第一句酒令都要喊“兩相好!”寓意和諧相處。重要的一條規矩是“拳不離拇”。拇,指大拇指,無論你喊一喊二,除非你不出,出拳則必須出大拇指。如果你喊“二”,并出食指和中指,那就犯規了,叫著“出土拳”,必須接受罰酒。另外,不準喊“五”,喊“五”被稱作“女人拳”,也要罰酒。

    無三不成禮——這是在酒席上常說的一句酒諺,大都在勸酒的情況下使用頻率最高。這三杯酒的第一杯酒說的是敬酒,第二杯酒則是好事成雙,第三杯酒就應了“無三不成禮”了。其實在葬禮或祭祀時,也都擺設三個酒杯,奠酒也是奠三杯,這又與古代的祭禮有關。祭祀時,要向天、地、鬼神各敬一杯酒。后來,此俗進入了酒席,演變過來,第三杯酒敬的就是人了,所謂酒過三巡也便是這個意思。

    七分茶八分酒——就是指給客人沏茶只宜沏七分滿,而斟酒以斟八成為宜。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是,暗示喝酒的人不可貪杯過量,這樣少斟節飲才既不會傷身體、出洋相,又不會造成浪費,這可謂古代斟酒中的“黃金分割法”。常言:“酒滿欺客”,現代,兩岸酒友在斟酒時更注重禮節與分寸,例如斟白蘭地酒時,只倒三分之一杯或更少些;紅葡萄酒倒至大半杯或更少。

    臺灣和閩南的酒禮不但生動有趣,而且具有文明性、共通性和傳承性。遵守酒禮可以起到聯絡感情,促進友情,加深親情等作用。常言道:“船入港隨灣,人入鄉隨俗”,隨著兩岸“大三通”,文藝文化交流交往的頻繁,兩岸同胞的酒事活動日益增多,了解與熟悉臺灣和閩南的禮儀顯得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閩臺 酒禮  來源:零頻道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化县| 高邮市| 耿马| 东乌| 宁远县| 平罗县| 湟源县| 瓮安县| 穆棱市| 徐水县| 余江县| 岳西县| 若羌县| 汕尾市| 新闻| 大理市| 仙桃市| 平和县| 台南市| 承德市| 丰顺县| 宜良县| 定边县| 邢台市| 福海县| 丹东市| 北京市| 太保市| 区。| 东乌珠穆沁旗| 灌云县| 衡南县| 襄垣县| 理塘县| 龙里县| 磴口县| 信宜市| 广河县| 新源县| 秀山|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