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為什么酒桌上敬酒和罰酒都要三杯?

    2017-07-24 08:34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你來晚了,罰酒三杯吧”,“三杯為敬,不然可不誠心哦”。生活中,經常會有因為未能按時赴約被要求罰酒,為什么酒桌上會有連喝三杯的禮節呢?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是很多文學作品中常常用來形容宴席進行到一半或者接近尾聲的時候,似乎在酒桌上有很多和數字“三”有關的禮節。

    很多地區酒桌上“頭三杯”的講究;敬酒的時候為了表達敬意常常連敬三杯;罰酒的時候也常常被要求連罰三杯,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關于連喝三杯的禮儀。

    連敬三杯

    首先我們講講連敬三杯的來源:古人飲酒常常以“三爵酒”為禮,喝酒時,主人一定要先于客人飲酒,被稱為“獻”。這個禮俗很悠久,主人先飲,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無毒”,可以放心飲用之意。主人喝完之后,客人也需要飲酒來回敬主人,稱為“酢”,亦稱“報”。

    最后,主人為了勸客人多飲,自己必先飲以倡之,是為“酬”。客人在主人飲過之后也舉起酒杯暢飲,是為“應酬”,即以此回應主人的厚意。現在我們很多地區的“頭三杯”大概也是這個禮儀演變而來的吧。

    《禮記·玉藻》記載:“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灑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就是古代飲酒禮節的佐證,所以普通的敬酒,即以這三爵為度。演變到了今天在很多地區為了表達敬意,往往就需要連敬三杯了。

    連罰三杯

    自古以來,人們對“三”就有一種特殊的理解。我們常說再一再二不再三就足以說明這個數字的特殊性,一般從“一”到“二”比較容易,到了“三”就會略感困難,“三”也許是古人使用的最高數字,在他們眼中是最圓滿的。

    借鑒上面連敬三杯的事例,也許罰酒三杯,就是是由“圓滿”之意引申而來的:被罰者沒喝一杯酒,對自己的”錯誤“認識就加深一層,當被罰者喝了三杯酒,說明他已有了完全認錯之意了。所以連罰三杯是用來測試被罰者有沒有認識自己的錯誤的禮節。

    然而在現代社會中,連喝三杯往往成了酒友們用來調節氣氛或者勸酒的說辭了,這樣是不對的。飲酒不易過快,慢飲是最好,千萬不要隨意對人開玩笑要連干三杯,適可而止。

    如果說實在不得已需要干杯,那一定要知道干杯的意義在哪里:

    1、對上司、尊者、長輩,先干為敬;

    2、對朋友、伙伴、平輩之人,相互干杯表示關系親密;

    3、對下屬、晚輩,接收敬酒時干杯表示祝福、滿意、很看重的意思。

      關鍵詞:酒生活 酒禮 敬酒  來源:酩悅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柱| 桓台县| 桑植县| 绥棱县| 富蕴县| 大庆市| 清远市| 确山县| 五莲县| 惠安县| 乐陵市| 拜泉县| 西和县| 句容市| 延津县| 米易县| 阿勒泰市| 沐川县| 丹凤县| 咸阳市| 台安县| 清河县| 定兴县| 都兰县| 合江县| 苍梧县| 仙游县| 武邑县| 剑川县| 淮阳县| 汶川县| 通辽市| 正安县| 榆社县| 霍林郭勒市| 丰原市| 玛沁县| 察隅县| 正阳县| 灌南县|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