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廉價白與頂級白的釀造工藝到底差在哪?這個話題應該是廣大消費者們比較關注的,畢竟那些花了一疊人民幣和幾張人民幣的葡萄酒若是真沒有很大差別,我們何必多花那么多錢呢?頂級白之所以讓人們認可,是因為它無論是從風味、風格還是從口感、質地上來看都能使消費者滿意。既然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釀酒師們要做的就是采用一定的釀酒技術使其與那些廉價的白葡萄酒有所差別,除了使用高品質的葡萄以外,釀酒師們還有什么獨特的“妙方”呢?
一、廉價白
1. 特點
這類產(chǎn)量大、價格實惠的葡萄酒在世界范圍內(nèi)受到許多葡萄酒消費者的歡迎。這些酒雖然簡單,沒有多少復雜度,但它們也有許多閃光點,比如親和易飲、來源可靠或價格合理等。一些廉價的白葡萄酒會采用單一品種釀造,在這種情況下,生產(chǎn)者們會在酒標上標上品種的名稱。但若想要實現(xiàn)高產(chǎn),混釀絕對是個好辦法。如果采用混釀的方法,這些酒的酒標上一般不會提及葡萄品種,僅是簡單地標有“干白(Dry White)”或是“果味白葡萄酒(Fruity White)”。
用于釀造廉價白葡萄酒的品種一般來說本身不具有什么風味,霞多麗(Chardonnay)和灰皮諾(Pinot Grigio)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二者成熟得早,一般種植于溫暖的氣候條件下。
釀造廉價白葡萄酒時,不經(jīng)過橡木桶熟化的霞多麗葡萄酒一般呈現(xiàn)出純凈的水果風味,比如桃子和甜瓜的風味,而經(jīng)過橡木桶熟化的霞多麗葡萄酒往往會帶有香草和烘烤的風味,這兩種風格的葡萄酒都會留有一些殘余糖分。灰皮諾葡萄酒一般不經(jīng)過橡木桶熟化,酒體較輕,酸度中等。
2. 釀造工藝
其實釀造廉價白葡萄酒的目的很單一:保持純凈、清新的果味。而想要達到這一目的,最需要做的就是避免氧化,因此在整個釀造過程中,SO2的量會被控制。由于用于生產(chǎn)廉價白葡萄酒的葡萄主要產(chǎn)自于溫暖地區(qū),葡萄的酸度不足,所以酸化(Acidification)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如果酸度過低,霞多麗葡萄酒的口感則會平淡、松弛。
在發(fā)酵前,葡萄汁會被澄清以確保發(fā)酵時能夠保持住其水果風味。發(fā)酵過程中,釀酒師們一般會選擇商業(yè)酵母進行發(fā)酵,以確保發(fā)酵能夠快速、穩(wěn)定地進行。不銹鋼罐是最佳的發(fā)酵容器,葡萄汁中的果味會在這一過程中增強。為保持水果的香氣,葡萄汁會在涼爽的溫度下發(fā)酵。
釀造廉價白葡萄酒時,釀酒師們不會進行蘋果酸乳酸發(fā)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發(fā)酵一結束,酒泥(Lees)就會被除去,接著葡萄酒會被放置于另一個厭氧容器中。隨后,葡萄酒會經(jīng)歷穩(wěn)固、下膠及進行無菌過濾等釀造工序。雖然這些白葡萄酒的“壽命”并不會很長,但釀酒工人們在裝瓶時還是會注入一定的SO2以降低氧化風險。這一類廉價白葡萄酒一般會選擇螺旋蓋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