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桃紅葡萄酒是勾兌出來的嗎?

    2019-05-28 09:48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春末夏初,換上清爽簡潔的衣服,與三五知交開上一瓶輕微冰鎮的桃紅葡萄酒,想想就覺得“巴適得很”哦。

    想必沒有人能夠抗拒桃紅酒粉嫩清透的顏色,和清爽又果香馥郁的口感吧!但是,這樣的色彩和香氣,是如何呈現的呢?同是桃紅,為何色澤深淺不一呢?從釀造桃紅的過程開始解惑吧!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桃紅色是這么來的!

    葡萄被采收下來后,一般會被送去壓榨,以獲得新鮮的葡萄汁。榨汁后,剩下葡萄皮、葡萄籽和葡萄梗以及少量的葡萄肉,它們與葡萄汁一同放入發酵桶中,成為第一次酒精發酵的酵母。在這期間,涉及兩個重要的活動:糖分轉化成為酒精;葡萄汁的上色。

    要知道,釀酒用的葡萄與日常我們食用的葡萄不太一樣。白葡萄是白皮白肉,紅葡萄則是紅皮白肉,色素都藏在葡萄皮里。所以紅酒與桃紅酒的浸泡過程中,葡萄汁與葡萄皮持續接觸,酒汁就染上了顏色。這一步驟需要釀酒師根據經驗來控制溫度以及浸泡時間,以獲得他所期待的酒。

    酒精發酵過后,進入到第二階段的發酵:蘋果酸乳酸發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這一步驟會降低葡萄酒的酸度,加深葡萄酒的顏色同時產生更多香氣。

    無論是紅酒還是桃紅酒,釀造的原理都是一樣的:葡萄皮浸泡于葡萄汁,利用葡萄皮中的天然色素使葡萄汁染色,這一步驟叫作“浸皮”(Maceration)。不同之處在于浸皮時間的長短。

    用一個簡易一點的思維來理解,就是用同一種紅葡萄,通過不同時長的浸泡,就可以得出紅酒和桃紅酒這兩種“不一樣”的葡萄酒。

    因此根據浸泡時長的不同,桃紅酒會呈現出漂亮的“桃紅色譜”,由淺至深,由黯淡到透亮,全由釀酒師決定。光是能根據顏色搭配不同的用餐情景和主題這一點,就已經能讓人愛上它了。

    桃紅酒是怎么釀成的?

    一、直接壓榨法(Direct Pressing)

    紅葡萄采收后直接壓榨,壓榨出來的葡萄汁帶有葡萄皮內的色素,但顏色很淡,這種酒被稱作灰酒(Vin Gris)。如果見到桃紅酒的顏色淡雅近似透明,則多是用這種方法釀制的。使用直接壓榨法多為釀酒師本意就是為了釀造桃紅酒。

    二、放血法(Saignée)

    榨汁后葡萄皮在葡萄汁里浸泡2-20小時,然后放掉一部分葡萄汁,這部分葡萄汁被輕度染成紅色,被稱之為Saignée,用來釀造桃紅葡萄酒。而余下的酒醪和酒液,則可以用來釀造更加濃郁的紅葡萄酒。

    用這樣葡萄汁釀成的桃紅酒一般酸度不會太高,香氣更濃。放血法流出的粉紅汁,實際是紅酒制作過程中的副產品,較之直接壓榨法成本更低,釀酒師選擇的余地也更大。

    三、混合法(Mixing)

    將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成桃紅酒,多見于新世界,比如澳大利亞、美國、智利等。而在歐洲,除了法國的香檳區,法律規定允許使用紅白酒來勾兌成桃紅酒外,其他產區混合基酒的行為都是被法律禁止的。歐洲的酒莊尊重“釀造”這一過程,不會為了顏色而用成酒調和酒。

    還有一種“混合法”是紅白葡萄汁混合,一同發酵。這種方式是被允許的。然而“混合法”實在是一個灰色地帶,一般的歐洲酒莊不樂意,也不會隨便透露它們桃紅酒的制成方法。

    桃紅酒的適用葡萄品種

    佳美(Gamay)、歌海娜(Grenache)、西拉(Syrah)、神索(Cinsault)和慕和懷特(Mourvèdre)是目前地中海地區葡萄園最常見的品種。它們都是紅葡萄,也是釀造桃紅酒的主力軍。

    佳麗釀(Carignan),漢堡麝香(Muscat de Hambourg),小粒麝香葡萄(Muscat à Petit Grains)。這三種葡萄常用于搭配上面提到的明星葡萄混合釀制桃紅酒。

    另外,還有白金粉黛(White Zinfandel)與粉紅慕斯卡托(Pink Moscato)也是新世界地區制作桃紅酒常用的葡萄品種。

    總體來說,對比紅酒與白酒,根據釀造工藝的不同,決定了桃紅酒無論在顏色、香氣還是酒體上,都介乎紅酒跟白酒之間,它別具一格,自然百搭。這么棒的佳釀,為何沒有廣為人知?還是說它曾經輝煌,但經歷了重大變故?我們來讀歷史找答案。

    解密桃紅酒的前世今生

    前世

    葡萄酒釀造在約公元前3000年起源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約公元前600年的時候,腓尼基人把葡萄藤帶到了今天法國的普羅旺斯海岸。據歷史學家們的研究,那個時候的葡萄酒,采收后就直接壓榨并進行釀造,沒有經過浸皮這一步(有點像今天的灰酒制造法),所以制成的酒都是顏色透亮的桃紅酒。并稱之為“亮酒”(Vins Clairs)。

    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葡萄藤被帶到了西班牙以及高盧地區(今天的法國),而亮酒的生產也被保留在了當地,并成為了常見酒精飲料的一種。

    13世紀時,法國的波爾多酒商與英國人建立了穩定的葡萄酒貿易關系,而亮酒在英國大受歡迎。從13世紀到16世紀末,亮酒一直占據著約80%的葡萄酒市場份額。

    直到17世紀,市場上,尤其在巴黎,突然掀起了一股喝比亮酒顏色更深,單寧更強,浸皮時間更長的紅酒的潮流。他們認為這樣的紅酒更富有營養。

    于是從18世紀開始,受市場的影響,葡萄酒釀造過程中浸皮的時間越來越長,于是酒越來越紅。這逐漸偏離了英國消費者們原本的購買意向。

    于是英國人與波爾多人協商,在波爾多出產的,原本被稱為亮酒(Clarets)的改稱為波爾多酒(Vins de Bordeaux)或稱之為新法式亮酒(New French Claret),而在歐洲其他地方生產的酒則統稱桃紅酒。

    從19世紀開始,桃紅酒被新法式亮酒取而代之,產量與銷量已經逐步減少。20世紀在歐洲爆發的根瘤蚜蟲病,更是毀掉了大部分的淺色系葡萄。于是桃紅酒被紅酒徹底翻盤,從19世紀中到20世紀末,桃紅酒只占整個葡萄酒市場約10%的份額。

    今生

    20世紀末,隨著葡萄酒文化在世界各處的傳播與盛行,消費者對不一樣的葡萄酒的追求,桃紅酒開始重新在市場上定位自己,重回軌道。

    從外觀上來看,桃紅酒的顏色很討喜,天然帶著一股浪漫的氣息。對于女性消費者以及年輕的新葡萄酒消費者來說,從顏色上就已經先被吸引了。

    像近兩年在英國盛行的“姐妹趴”,周末夜晚一群好姐妹出門組織自己的派對,就特別喜歡飲用桃紅香檳(Champagne Rosé)。結果因此拉高了桃紅香檳的價格。法國香檳區的一些酒莊還特此調整了白香檳與桃紅香檳的生產比例,以滿足市場對桃紅香檳增長的需求。

    從味覺上來說,桃紅酒通常帶有淡雅的花香果香,入口清新,酒體并不厚重。不管是干型桃紅酒還是半干型桃紅酒(微甜),都很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由于桃紅酒沒有過強的單寧,酒體不會太強難以被掌握,也不會酸度太高,所以是一款百搭酒款,尤其適合搭配亞洲菜。

    隨著國內不少一、二線城市的經濟發展,各地逐漸開始出現各式各國料理。在這樣一個個慢慢成型中的味蕾天堂,自然也少不了桃紅酒的蹤影。

    近年來,桃紅酒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市場。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桃紅酒產區的桃紅酒,比如說法國、意大利、美國、西班牙等,在中國市場基本都能買到。

    世界桃紅酒近年概況

    從2002年開始,世界范圍的桃紅酒產量從22.2億公升,到2014年增長了20%,全球桃紅葡萄酒的產量達到24.3億升,占全球靜止葡萄酒總量的9.6%。

    法國、西班牙、美國和意大利是最主要的桃紅葡萄酒生產國,產量分別為7.6億升、5.5億升、3.5億升和2.5億升,占據了全球桃紅葡萄酒生產總量的80%。

    在2017年所消耗的葡萄酒中,紅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分別占54%、9%和37%。據估計,至2018年,全球紅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銷量分別上升3.6%、4.5%和3.1%。

    這說明桃紅葡萄酒將是一個非常具有潛力的市場。

      關鍵詞:酒生活 葡萄酒 桃紅葡萄酒  來源:葡萄酒雜志  張想想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平县| 时尚| 沈阳市| 杭锦后旗| 会东县| 盐池县| 新宾| 莱阳市| 宁蒗| 宜丰县| 衡水市| 溧水县| 扎囊县| 溧水县| 洪洞县| 富裕县| 海原县| 安康市| 张北县| 台中县| 东丰县| 乌海市| 斗六市| 定结县| 柳江县| 涞源县| 泸西县| 调兵山市| 伊宁县| 乌拉特后旗| 利津县| 定安县| 阿勒泰市| 逊克县| 安龙县| 达孜县| 肃宁县| 永善县| 广水市| 沙湾县|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