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酒精是如何改變了世界的歷史?

    2017-03-08 14:54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酒,這里泛指所有含酒精/乙醇(C2H5OH)的飲品。

    古代主要有三大類:以大麥等穀物釀造的啤酒類、以葡萄等水果釀造的葡萄酒類、和蒸餾烈酒。

    酒與人類淵源極深,可以說,人類自有文明之始,便已有酒的存在。因此,酒被認為是人類物質文化的重要實體證明。

    人類主要幾個早期文明中,基本上都有酒的存在。最早的葡萄酒出現于公元前6000年,中東地區的伊朗和喬治亞。在中國,酒的證據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主要是用米、蜂蜜和水果發酵而成。

    在美洲的印加帝國,早于公元前5000年,已有玉米制成的酒精飲品,在宮廷政治及祭禮中擔當重要角色。在印度,約于公元前1000年已有由大麥和米釀造的啤酒。在古埃及,關于酒的考古證據特別豐富,墓穴的繪畫,雕象等,把整個釀酒的過程完整地展示出來。另外在非洲大陸,不同土著部落之間也有各自特式的酒精飲品。基本上,直到歐洲人展開世界性的擴張前,只有澳洲和小數太平洋島國沒有酒精飲品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因信仰問題,中東地區的伊斯蘭世界,酒精類飲品早已絕跡多時,但這并不代表他們的先民與酒無緣,因為考古學家指出英文的「Alcohol」,正是源自于阿拉伯文「al’kohol」。

    在遠古時代,酒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葡萄酒是貴族飲品,反映精英文化

    葡萄酒通常是貴族的飲品,反映著精英的文化。相對地,啤酒作為平民飲品,更多地反映著庶民的文化。只因酒精/乙醇是可以透過多種高糖、高淀粉的食物,以多樣的技術發酵出來。

    因此,不同的酒精飲品,可以反映不同地方、文化體、族群、社會結構、技術水平、生產力以及物資分配制度等。釀制出來的酒精飲品,基于不同的口味和營養,又會構成了不同的餐飲文化、營養價值觀、禮儀體制、以及社會秩序。

    簡單來說﹕同一種穀物,可以制成粥、可以制成面包、更可以制成啤酒或者威士忌。一切基于當時人的技術、觀念、與需求。

    例如,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葡萄酒就被視作是他們掌管死亡的神奧西里斯的恩賜,因此只能在宮廷活動及祭祀中使用,并只能被貴族所飲用,而平民則只能飲用啤酒。

    相同的例子還有公元前700年的古希臘,他們的酒神迪奧拿斯同樣享有崇高地位,因此葡萄酒也被視作祭祀慶典的必需品,只是相對豐富的產量,使葡萄酒日漸進入古希臘人的餐桌中。

    至于在古羅馬,葡萄酒同樣被視作精英的權力象征。特別的是,古羅馬對于女子飲酒是有嚴格限制的,女子只能飲用少量滲水的葡萄酒,因為羅馬人認為女人酗酒會影響生育能力,并且敗壞道德,將會被視作通奸罪而處死刑。

    而葡萄酒之所以被視作精英們權力和成就的象征,考古學家的解釋是因為生產優質的葡萄酒需要消耗大量的農作物,并且需要大量熟練的技工,因此只有在生產力相對強大,且有大量剩余物資及人手的情況下方可進行。

    正因為酒與權力的關系如此密切,對酒進行管理便是順理成章的事了。早于公元前1800年前,現存最早的法律文典,巴比倫的漢摩拉比法典之中,已有對酒的貿易進行管理,當街醉酒鬧事將會遭到重罰。

    關鍵詞:酒生活 酒文化  來源:葡萄酒智庫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平县| 伊春市| 乳源| 额济纳旗| 德州市| 涿鹿县| 滁州市| 乳山市| 红安县| 阿坝县| 淄博市| 门头沟区| 威远县| 普宁市| 海兴县| 余庆县| 荣成市| 屏东市| 阳信县| 永寿县| 灵台县| 台中市| 遵义市| 澄城县| 礼泉县| 乐业县| 南乐县| 轮台县| 鹤庆县| 当阳市| 布尔津县| 克山县| 阳春市| 陆河县| 丰原市| 临江市| 武安市| 舒兰市| 大同县| 西峡县| 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