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新聞 >

    紅酒魯企整合上游稀缺資源打造全球產業鏈

    2016-10-08 09:25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澳大利亞《財經評論報》日前透露,位于山東龍口的中國威龍紅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威龍股份,股票代碼:603779)以1340萬美元的價格購置了澳大利亞484公頃的葡萄園。此前的9月21日,威龍曾宣稱“擬斥資1341萬澳元,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墨累-達令產區收購11家葡萄園(含土地附屬資產)”。由此看來,這家上市不足半年的山東企業收購澳洲葡萄園已是板上釘釘。

    經濟導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中國紅酒是個“吸收型”的市場,國內企業的產品很難出口。所以,此次威龍股份布局澳洲,“走出去”的自然不是產品,而是資本。而資本先行的最終目的,也并非打入澳洲市場,而是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份額。

    山東省葡萄與葡萄酒協會會長胡文效認為,中國市場是世界葡萄酒產業的重要一極。近10年來,以山東企業為代表的國內紅酒生產企業,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此次威龍股份在澳洲的投資行動,本質上是企業順著產業鏈向上游拓展,布局較為稀缺的、優質的上游資源的動作,對引導中國葡萄酒產業轉變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借力資本“走出去”

    今年4月22日,威龍股份IPO獲證監會核準,成為A股上市的第6家葡萄酒生產企業。相隔不到半年,威龍股份便“走出去”——斥資近7000萬元開啟海外收購之路。這對于2015年營收為7.38億元的威龍股份來說屬于大手筆,也只有借力資本市場才能實現。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本次威龍股份的國際化布局可謂資本先行,而并未有自己的產品出口。

    山東省農科院農產品研究所研究員管雪強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目前國內紅酒市場情況較為特殊:產品只進不出。

    “這與生產成本有關。國內原料葡萄的性價比不高,且紅酒作為奢侈品在國內市場流通過程中要被征稅;而在很多傳統紅酒生產國,葡萄酒作為農產品(000061,股吧),出口不僅免稅還有補貼。所以,國內葡萄酒出口國際市場,至少價格上缺乏競爭力。”管雪強認為。

    不過,對于山東企業“走出去”,不管以什么方式,業內人士還是持肯定態度。胡文效認為,威龍股份此次在澳洲的投資行動,是在經過認真研究國際國內的市場供需情況后做出的戰略決策。相信威龍是希望借助這一舉措增強其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細數今年海外擴張動作較大的幾家公司也不難發現,它們基本都是A股上市公司:有先后收購了法國干邑地區的富郎多酒莊、西班牙愛歐公爵酒莊和法國蜜合花酒莊的張裕A(000869),有收購了法國波爾多海馬酒莊的貴州茅臺(600519,股吧)……這種上市后大舉進行對外資本輸出,幾乎成了國內上市葡萄酒企的通用套路。

    墻外開花墻內香

    與很多國際資本在投資的同時寄望打開當地市場有所不同,威龍股份似乎對澳大利亞市場興趣不大——在威龍股份準備同澳大利亞伙伴簽署的3個合同中,有一個合同約定將建成澳大利第八大酒廠,其產品僅直接銷往中國。

    盡管中國市場有產品“只進不出”的特殊性,但布局海外、主打國內也是業內其他企業共同的做法。中糧酒業總經理江國金就曾表示,對于紅酒來說,“雖然國外種植葡萄的土地有一定的優勢,但最后真正的競爭是落在葡萄酒品質和渠道效率上的。”所以,國內市場才是根本。此前,中糧集團在法國和智利都有布局。

    威龍股份此次投資澳洲建廠,將澳洲產紅酒輸入中國的打算,與澳大利亞有關方面可謂一拍即合。據了解,目前澳大利亞每年向中國出售約1.5億美元的紅酒,排在牛肉、小麥、羊毛和奶制品之后位列第五。

    近年來歐美紅酒市場持續低迷,中國市場卻在增長。據統計,2015年前10個月我國葡萄酒行業實現收入357.25億元,同比增速為8.55%;實現利潤總額37.82億元,同比增速為14.79%。

    今年以來,中國市場復蘇態勢更加明顯。澳洲紅酒也緊盯中國市場,希望能擴大市場份額。

    經濟導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真正準備出口產品的只有張裕——公司副總經理孫健曾表示,張裕的策略是“兩條腿走路”:一是收購國外酒莊和酒廠,二是自主在國外創品牌。

    于是,山東乃至全國酒企的海外并購,大多成了國內市場的國際化布局。未來,更多由國內酒企運營但在國外工廠釀造生產的紅酒,將加速進駐國內市場。在收購愛歐公爵酒莊后,孫健就曾表示,“未來張裕將在中國加大力度推廣愛歐公爵的產品。”

    把控產業上游

    由于帶來了資金和市場,以威龍股份為代表的中國紅酒企業的海外收購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據了解,僅在法國西南部葡萄酒產區,中資便已收購超過100個葡萄園,占該地區葡萄園總數的1.5%;澳大利亞、智利、新西蘭等產酒國,也成為中國紅酒企業投資的樂土。

    實際上,中國酒企在充當外國葡萄產地和小酒莊“投資天使”的同時,也有著自己的“算盤”。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釀酒葡萄均價約為每噸2600元人民幣;而威龍此前自培和外購釀酒葡萄的均價在3000元以上。這種國內原料葡萄性價比較低的現狀,使得國外很多葡萄產地成了國內企業眼中的上游稀缺資源。所以,不斷進行海外布局,對于中國酒企來說,不僅是為自己的產品名錄增添幾個“洋名”,更是對產業上游有了更多的把控。

    “國內企業不需要收購國外技術,而優良的外國品牌也都是非賣品,剩下能夠把控的上游稀缺資源,就只有優良的葡萄產地了。”管雪強分析。

    管雪強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與其他產業類似,紅酒產業也是下游銷售端利潤率較高,但下游對資源把控能力太差。“所以,紅酒企業要想嚴格把控產品品質,必須把控上游優質原料葡萄的生產。這也決定了山東紅酒企業要想發展,必須走出去,必須把控國外的原料葡萄。”

      關鍵詞:威龍 魯酒  來源:經濟導報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阿拉善右旗| 庆元县| 灯塔市| 阳谷县| 尚志市| 博乐市| 蒙城县| 富阳市| 灌南县| 宜川县| 新乡市| 当涂县| 体育| 凤城市| 宁津县| 安阳县| 怀安县| 婺源县| 盐池县| 阿克| 元氏县| 三河市| 安图县| 清原| 沁源县| 三台县| 土默特右旗| 白水县| 洱源县| 隆德县| 广元市| 如皋市| 峡江县| 东乌| 体育| 乌拉特中旗| 喀什市| 宜川县| 射洪县|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