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白酒企業開始抓住機會漲價,確實,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在全國一線名酒的拉動下,中國酒業開始迎來復蘇,經歷2017年行業的爆發增長,當中國酒業發展的巨輪駛向2018年之時,中國酒業已全面迎來發展的新黃金時代。
伴隨著中國酒業新黃金十年而來的是一系列的行業發展趨勢,業內分析,目前白酒行業正在經歷區域名酒加速崛起的步伐、醬香型白酒熱度不減反升、次高端領域持續擴容、新零售時代的到來將如何改革酒類渠道、品類價值進一步凸顯、進口酒迎來黃金發展期等趨勢變革。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中高端酒被熱捧
從2010年到2016年我國白酒行業的產能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趨勢,但2017年白酒行業產量有所下降,為1198萬千升,同比下降11.80%。
據悉,近年,白酒行業的產量增長速度有減緩態勢,2017年產量出現了負增長。一方面,這是受白酒質量安全事故、政府嚴加懲治政治貪腐以及交通運輸部、中央軍委等頒發的多項禁酒令的共同影響,減緩了白酒行業產量的增長趨勢;另一方面,這是由于部分行業領頭企業打出“限量”和“提價”的旗號,著重發展中高端白酒。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到2017年,白酒行業銷售收入整體上呈上升趨勢,復合增長率為9.52%。2017年,白酒行業銷售收入為5531億元,同比降低7.7%;但這并不意味著白酒行業開始走下坡路。從產量和營收的變化趨勢上看,白酒行業在價格上仍然有優勢。換句話來說,具有價格優勢的中高端、高端白酒發展勢頭仍然強勁,這對白酒行業的發展是一個好的信號。
結合中國白酒行業細分產品的結構,2017年,中國高端白酒銷量占比10.88%,中高端白酒占比6.93%,中端白酒占比29.01%,較2016年均有提升。中國白酒的消費結構已經有所升級,中端以上的白酒需求量大幅提高。一方面,受中國經濟發展,國民收入增加的影響;另一方面,消費觀念的改變,健康白酒成為熱點,消費者不再以價格為導向,而是以產品為導向。
白酒年輕化
目前,白酒行業除了高端化之外,年輕化趨勢也越加明顯。對于白酒年輕化,業內表示,其實消費市場的年齡結構群體研究是消費品公司一種常態的研究方法,但是作為酒精類飲料,在主導白酒年輕化這一行業命題前并非無所顧忌。受國際慣例、國內企業社會責任與酒駕入刑等道德與法律層面約束,白酒年輕化需要企業大智慧地進行技術性處理。
目前,已經不乏一些酒企在涉入新品類進行白酒年輕化創新。例如,繼去年發布10款新生代酒品后,五糧液新生代酒品再添新丁,五糧液仙林果酒新發布了一款“臻露”至此,仙林果酒的產品矩陣又多了一位將在年輕大眾消費群體展露拳腳的產品。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早在兩年前五糧液就參與“四川新生代酒品戰略”的啟動,實施白酒產業供給側改革戰略,大力開拓新渠道、新市場,并不斷研發出針對新生代人群的酒品,青梅酒、石榴酒、楊梅酒,以及針對夜場的冰爆等等都已獲得良好的市場反應。
在業內看來,參照快消品行業,近年來很多巨頭業績都在下滑,這主要是人口結構變化和消費者迭代造成的。
確實,目前,我國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口公開數據顯示,90后比80后少30.68%,00后比90后少19.39%。而我國勞動力人口也將從目前的9億人減少到未來5年的5億人,也就是說企業的目標消費者、潛在消費者在大量減少。與此同時,消費階層也正在發生變化,80、90后已經成為社會中堅力量和政商界主流。消費結構的變化,將促使企業傳播推廣、品牌訴求等都需要年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