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2018年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投資貿易洽談會上,舉行了以“高端交流、高效合作、資源共享、引領未來”為主題的貴州省白酒產業振興與發展研討會。本次會議旨在進一步鞏固推進遵義白酒產業發展,促進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鏈,扎實推進白酒產業專題招商工作,把遵義市打造成為引領中國醬香型白酒的領頭羊。
放到整個行業來看,此事充滿著競爭的意味。9月5日,四川省瀘州市“中國酒城·瀘州”順利經過專家組命名考評;8月27日,宿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酒業協會共建“中國(宿遷)白酒之都”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達成;8月23日,山西汾陽宣布成為2019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舉辦地。
縱觀看來,濃香白酒產區宜賓、瀘州、宿遷崛起,清香型白酒開創者汾陽獨抗大旗,在醬酒熱潮涌來的當下,以茅臺酒為核心的中國醬酒產區遵義,正在下一盤什么棋?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從一個產業到一張城市名片
遵義,因1935年彪炳史冊的遵義會議聞名于世,更因茅臺酒蜚聲中外。遵義作為連接川渝經濟圈、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通道,全市幅員面積30762平方公里,人口800萬,轄3區2市9縣和新蒲新區、南部新區,是貴州省第二大經濟、文化、貿易城市。
經過多年的發展,白酒已成為遵義市乃至貴州省的第一支柱產業,質量效益顯著提升,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同行業表現良好,為遵義白酒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遵義市白酒企業14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白酒生產企業113家),以茅臺為引領、赤水河谷為核心、兩點同發展、上下游推進、各區協同的“一帶兩點”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已經形成。
遵義產區以茅臺為龍頭,依托“中國醬香·赤水河谷”地域品牌,相繼推出了金質習酒、漢醬酒、國臺酒、珍酒、百年糊涂酒、酒中酒、小糊涂仙酒、董酒、金醬酒、釣魚臺國賓酒等遵義十大名酒,是名副其實的“名酒之鄉”、“中國酒都”。在全國白酒五大香型中,遵義有醬香、董香、濃香三大香型。
2017年,遵義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48.59億元,實現白酒產量42.7萬千升,銷售收入超過85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620億元,創造稅收260億元,白酒產量占全國的3.6%,創造了全國白酒行業33%的利潤。憑借茅臺酒的巨大優勢地位,遵義白酒產區在白酒行業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不過,遵義產區也在謀求變化。比較明顯的是,當前的遵義產區從一個產業的打造,正在走向打開世界之門的一張城市名片。可以看到,當前的遵義正在全力打造世界十大烈酒產區、全省首個千億級產業、全國首家千億級白酒企業、“中國醬香·赤水河谷”地域品牌,到2025年全市白酒產能超百萬千升等。
特別是在今年6月,遵義市委五屆五次全會提出,要把遵義全力建設成世界醬香白酒產業基地,遵義市白酒產業迎來大發展機遇。從立足內部區域經濟發展的白酒產業,到轉化成對外發展的一張城市名片,作為產區,遵義無疑發展得更加成熟了。
會上,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作了《推動黔酒產業鏈發展,打造世界級烈酒產區》,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部主任趙萍作了《當前消費主要特點與酒類消費前景展望》,國務院發展中心市場經濟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劉衛民作了《消費結構升級背景下的白酒產業發展機遇》,金電聯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艾小繽作了《金電聯行助力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之路》,都對貴州白酒的“名片”打造出謀劃策。
遵義放眼全國開辟未來?
跳出遵義來看遵義,更能打開廣闊視野,看明白遵義棋局。
白酒作為貴州省的傳統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在貴州省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縱觀2017年,貴州省白酒產業實現總額420.3億元,產量約占全國的3.8%,銷售收入約占全國的12%,利潤約占全國的3%。比較來看,以醬酒為主的貴州在產量和利潤上還不具備競爭優勢。
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先后下發了《關于支持白酒產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貴州省推動白酒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貴州省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在推動白酒產業優化調整、轉型升級、市場拓展、品牌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同時也帶來了白酒產業發展的巨大投資機遇。近五年,全國來黔投資相關酒類產業290個,投資額720.9億元。其中,遵義179個,投資額539.3億元。
9月9日,以“薈萃全球佳釀,促進投資貿易”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在貴陽開幕。開幕式上,舉行了經貿合作及酒類投資貿易合作項目簽約儀式,本屆大會共達成簽約項目293個、涉及金額1494.71億元,其中現場集中簽約37個、項目總額430億元。
從上述貴州白酒的招商引資來看,醬酒正在進入高歌猛進的發展期。醬酒市場的熱潮,證明了遵義作為醬香型白酒核心的產區優勢,也是其與其它國內產區有所區分的獨特一面。而在這一時機下,遵義白酒通過城市名片式打造產區,必將強化其政府支持優勢和產業鏈條的拓展。
今年貴州酒博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稱,茅臺雖然在單品銷售額、股票市值等指標上取得了一些優勢,但在市場開拓的國際化程度、企業治理的國際化水準,以及品牌傳播的跨文化影響能力等方面,與知名跨國酒企仍有相當的差距。
這一說法,同樣可以納入遵義產區的借鑒。從貴州來看,遵義醬酒產區的核心地位不言而喻,但放到全國來看,顯然還與濃香、清香有市場份額上的差距。而現在作為一張城市名片向外打造,無疑把遵義的競爭推向了更高的層次。
信息化時代,面對全球貿易格局變遷帶來的深刻沖擊,中國白酒應虛心向世界學習,向其他領域學習,充分發掘文化的力量與價值,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最好的服務,全面提升中國白酒的核心競爭力。
四十年前,貴州名優白酒生產能力只有5000噸。2017年,貴州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已經達到了902.4億元,今年突破千億大關已沒有懸念。未來五到十年,包括貴州白酒在內,中國白酒產業即將步入新一輪的上升周期。改革大潮之下,一個新的競爭時代必將到來。
已布棋局的遵義產區,如何逆軍突起在產區之爭占到優勢?未來會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