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川豫魯鄂的酒業振興均已在路上,錯過酒業黃金十年的湘酒已倍感壓力,如今也開始覺醒。面對新黃金十年,湘酒將迎來哪些發展機遇和挑戰?接下來會采取哪些新舉措?
9月14日下午,在第二屆中國(長沙)酒文化節上,《改革開放40年湘酒發展藍皮書》正式發布,湖南省政府主管部門領導、酒企負責人、酒商代表、行業專家在“改革開放40年︱湘酒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高峰論壇上深入探討了湘酒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直面困境,看清形勢與機遇
覺醒只是第一步,直面現實才能走出困局。
近期,湖南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與湖南酒協組成了專門的酒業調研組,經過一周的調研,調研組將了解到的湘酒現狀加以總結和分析,撰寫了一份《改革開放40年湘酒發展藍皮書》。
“這份藍皮書不僅全面概述了湘酒的發展歷史、現狀,還深入剖析了湘酒發展面臨的困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湘酒發展歷程中有非常重要意義。”湖南省酒業協會會長劉維平在會上對藍皮書作了解讀。
事實上,地處黃金釀酒帶的湘酒擁有著品質好、品類全、品牌響等諸多優勢。目前,湖南有中國首個酒類4A景區、號稱最美白酒廠的湘窖生態文化釀酒城;有中國馥郁香型白酒的首創者、中國文化酒的引領者以及中國白酒陶瓷包裝時代的開啟者--酒鬼酒;還有與茅臺同臺獲得中國白酒“金質獎”的武陵酒;還有“百年老窖”、湘派古老釀酒技法。
數據顯示,2017年,湖南省擁有酒類生產許可證的企業167家。其中白酒企業102家、啤酒企業16家、葡萄酒企業10家、黃酒企業18家、果露酒等其他企業21家。
然而湖南省白酒產業自2002年以來,并沒有抓住發展的機遇,2017年總產量比2001年減少了10多萬千升,產量全國排名從2001年的第5位退居到2017年的第11位。
不得不說湖南酒類市場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給地產酒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據了解,湖南白酒的產量不足20萬千升,而市場容量卻在50萬千升左右,因此給外來品牌留下了來巨大的發展空間。茅臺、五糧液總是率先在湖南賣斷貨,在國窖1573二線城市銷售業績排行中,長沙位列第三,同時,湖南也是水井坊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也是瀘州老窖百元價格帶的最大市場,湖南向來也是小郎酒、江小白、牛欄山等小酒和光瓶的主戰場,往日湘酒的五朵金花已逐漸被人遺忘。
所幸的是,酒鬼酒、湘窖、武陵三大品牌近來開始發力。酒鬼酒頻繁亮相國際性的會議,不僅品質上得到廣泛認可,品牌形象也得到大幅提升,緊抓次高端機遇,收入和凈利均進入高速發展期;而湘窖酒業一方面堅守品質,也獲得了國際認可,另一方面通過消費者培育和終端的精耕細作,市場氛圍也得到了穩步提升;武陵酒業則通過創新模式,縮短渠道鏈,以終端和消費者為導向,有效提升了發展效率。
據湘酒發展藍皮書透露,2017年酒鬼酒、武陵、湘窖、德山等酒企均實現了兩位數以上利潤增長。但已在規模上遠遠落后于川黔蘇徽贛鄂等省份的湘酒,如果增速上不能趕超它們,依然難以改變江湖地位。
整體而言,相較于其他省份湘酒產業仍面臨規模小、企業小、湘酒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缺位、產業積聚效應沒有得到體現、品牌影響力提升緩慢、湘酒市場份額受到不斷擠壓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抓住機遇抱團取暖,推進優化重組或成新舉措
湖南作為白酒消費大省,白酒市場容量在270億左右,中高檔酒的市場份額在70%左右,但是湘酒中銷售額過10億元的只有酒鬼、湘窖兩家,其他品牌有均徘徊在1-3億元左右,更多的酒企則只有幾千萬元。真正稱得上全國性知名的白酒品牌只有酒鬼一家,其他品牌都還局限于省內或市州,沒有走向全省更沒有走向全國。
為鼓勵和扶植湘酒更好更快地轉型升級,劉維平代表眾酒企向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發出心聲:希望政府方面恢復湘酒振興小組,盡快制定促進湘酒發展政策措施,設立湘酒產業發展專項基金,連續五年每年支持1個億,支持湘酒企業開展調研、文化宣傳,品牌推廣,市場開拓等工作。
對此,湖南省商務廳原副巡視員、省酒業協會顧問劉飛表示,未來湘酒要抓好酒文化建設,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政府引導、協會搭臺、媒體助力的模式,打造和提高湘酒在全國的公信力和市場影響力;堅持抱團打天下的理念,有步驟、有計劃開展湘酒專題宣傳,提升龍頭企業和核心品牌影響力,帶動湘酒產業全面發力。
具體而言,《湘酒發展藍皮書》在未來重點工作規劃中提到:
一要大力培育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重點打造三個銷售過百億的產業集群,以吉首為中心的湘西板塊,以常德、岳陽黃酒為中心的湘北板塊,以邵陽、衡陽為中心的湘南板塊,重點推進實施武陵醬酒工業園擴建、湘窖二期擴建等項目;重點打造酒鬼酒、湘窖、武陵、德山、雁峰、天之衡等白酒品牌,燕京、青島、華潤雪花、重啤、百威英博、珠江等啤酒品牌,以古越樓臺為代表的黃酒品牌,以柳宗元、紫光古漢為代表的保健酒品牌;打造功能性平臺支持長沙建設酒類物流集散中心和湘遇名酒展銷體驗中心、支持長沙金霞保稅區建立進口酒集散中心項目,打造進口葡萄酒代理平臺,實現進口酒進口本土化。
二要抓好湘酒文化建設,加大宣傳。借力政府平臺、行業組織、媒體平臺、各類展會推介湘酒品牌和文化,多維度報道湘酒品牌、人物、事件。
三要抓好原料基地建設,既保障釀酒原料需求,又開拓精準扶貧。鼓勵和支持重點企業將原料基地作為企業的第一車間,推廣“企業+基地+標準+農戶”訂單農業等多種形式,研究建立酒類產品與原料價格的協調互動機制和酒稅反哺原料基地建設機制。
四是抓好隊伍建設,推進技術創新。采取多種形式培養發酵、釀造等釀酒行業急需人才,加大釀酒工藝自主創新和研發的投入,走現代化、規;、集約化道路,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
五是抓好資產整合,推進企業優化重組。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技術改造和兼并聯合之路,以資產、品牌、企業為紐帶,通過兼并、收購、重組等方式促進企業盤活存量資產,實施低成本擴張、盡快做大做強,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爭取酒類企業在資本市場發行上市。
六要努力創新標準,創新湘酒表達。規范現有的表達體系,創新品質和價值表達體系,從產區表達、酒莊表達、標準表達三個核心構建新的品質和價值表達體系。
七是順勢而為,適應時代、緊貼消費者、抓住新機遇、創造新未來。在多樣化、個性化、釀好酒、賣好酒和競合的新時代,湘酒要共建共享,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打造新消費場景和釀造過程體驗,抓住新機遇抱團取暖。
競合、打造大單品,提升湘酒戰斗力
“爭取到2025年將湘酒打造成年銷售額突破500億元的產業,稅收突破百億元大關,比2011年增長近10倍;培育出總產值達50億以上的企業2戶,5-10億元以上企業3-5戶。”劉維平在會上提出了湘酒振興的目標。據此推算,湘酒的市場占有率依然沒有過半……
毋庸置疑,振興湘酒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家酒企所能實現的,需要多方的群策群力。
“酒鬼酒、湘窖發展張力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湘酒的發展高度和發展廣度。”正一堂營銷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認為,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湘酒振興需要高品質戰略、高結構戰略、高效率戰略,可以走川黔的“類名酒模式”,也可以學習川酒、黔酒的競合之路。同時,湘酒的產業升級升級之道還可以選擇名酒路線、省酒路線、小酒路線三線相結合的道路,因為湘酒的領先品牌具備三條線路的能力。
認同競合之路的還有湖南湘窖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小魚。汪小魚表示,要提升湘酒的戰斗力,需要湘酒團結起來,一起走出去,與更多的名優酒企交流、學習、合作。
在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董順鋼看來,湘酒的振興需要政府的重視,加大對白酒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消費市場品牌引導、加快實施湘酒“超級品牌”戰略工程、加快實施湘酒品牌推廣工程。
湖南省酒業協會副會長黃星耀作為湘酒優秀經銷商代表提出,振興湘酒不僅需要政府職能部門、協會的支持和推動,也需要大家一起來引導湘酒消費;其次也需要湘酒企業耐心堅守品牌、提升品質、提煉自己的特色文化,不要急于求成;經銷商也需要配合酒企精準營銷,精耕各渠道和終端,提升湘酒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在黃星耀看來,湘酒振興需要行業的各個環節共同謀劃,酒企需要投入心力去打造一個全國大單品,奠定湘酒的地位,品牌廣告語的選擇十分關鍵,朗朗上口才能深入人心;市場也需要培養一批湘酒大商,讓他們賺到錢之后,樹立一些榜樣,再去呼吁大家一起加入到振興湘酒的隊伍中來。
劉維平在受訪時表示,近期酒協將聯合眾湘酒再專門向政府提交相關報告,相信年底會有相關扶持政策以正式文件形式出臺。
而為了湘酒的穩定發展,楊光合與劉維平一致認為,湘酒企業的領導班子需要穩定起來,建設一套先進的管理理念之后,堅持走下去,才能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