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常態”給中國酒業的發展也帶來了“新常態”變化。白酒需求去泡沫化,消費回歸理性,傳統渠道能力下降,消費動力不足……無論是酒企還是酒商都正面臨著巨大考驗。
盡管如此,來自安徽、浙江、內蒙古的經銷商朋友們也保持著一顆積極探索的心。有的苦練基本功,有的培育新品,有的嘗試轉型……在智慧的碰撞中,也為我們提供了幾條逆勢增長的思路。
逆勢增長思路一:精耕市場,實現擠壓式增長
要實現逆勢增長,首先要理解增長的兩種方式:一是匯量式增長,一種是擠壓式增長。匯量式增長源于市場細分與區域擴張,但這種方式目前行動起來,多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擠壓式增長源于搶奪,源于產品的成長與成功,擠壓對手的銷量。一個經銷商,尤其是區域型經銷商想實現逆勢增長,必須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要通過什么方式實現增長。消費的整體容量屬于下滑,擴容式增長已經是過去式。這個時候經銷商必須沉下去,動起來,讓產品或品牌活(火)起來,集中力量擠壓對手銷量,實現擠壓式增長,這才是正途。
朱志明:如何實現擠壓式增長,我認為經銷商需要抓好“五精”、“四動”、“三力”、“二王”。
一、五精
1、讓產品更精:產品一定是越精越好,并非越多越好。一個暢銷品(爆品),賽過一堆銷量都平平的產品。尤其是主流價格帶產品,容易起量的產品,以及能夠互補其他品類型產品。
2、讓市場更精:讓市場更深更透更有勢,任何一個市場的突破與成功,一定是先聚焦,后放大,點上突破,面上布局?梢砸稽c多面,也可以多點無面,最后聯動。無論是樣板街、樣板鎮、樣板路還是樣板社區,這些在實際操作中必須根據自身資源狀況進行操作。
3、讓隊伍更精:這里的關鍵點有四:一是業務人員技能、信息、成就感的建設;二是管理層指揮作戰的策略與戰術動作以及責任心;三是各部門的合作能力;四是讓隊伍單元更小,更靈活,更有力量。
4、讓推廣更精:這里的精在于極致,不極致無影響,不極致無力量,任何一個推廣形式做到極致、做到爆炸,都是一種容易被注意的傳播點。
5、讓服務更精:讓客戶更精、更強、更能主推我們的產品?蛻粜枰牟皇钱a品,而是產品銷售的思路、動作、力量以及銷售的利潤。
二、四動
1、人動:主要指讓業務動起來(鋪貨率、拜訪率),客戶動起來(主推力與配合力)。
2、勢動:市場之勢(活化與氛圍),以及品牌本來的影響力
3、互動:主要指與消費者之間互動,與客戶之間的互動。這里提供幾個互動建議 :
(1)對于白酒行業來說,1年之內至少要做4次渠道促銷活動,可選擇3月初一次(淡季前一次促銷),4月底一次(五一婚慶高峰),7月份一次(謝師宴),中秋節一次(旺季前),春節一次;至于活動形式必須靈活多變,進貨獎實物、進貨獎旅游、陳列有獎、進貨抽大獎、累計銷售獎勵等,但必須把握住時間節點,到時必須結束,推出下一波活動,同一種活動的周期時間一定不要后延。
(2)消費者促銷:不僅可以產品本身自帶的刮刮獎,還必須要有針對終端的買贈活動、品鑒體驗、幸運大抽獎,買就可以參與砸金蛋、走進社區行、買就可以參與其他娛樂活動、核心消費者公關贈送等促銷活動。
(3)核心店促銷:選擇人流量大,輻射力強,并且匹配本品銷售終端網點,尤其是餐飲終端,聯合終端在店內策略系列消費者促銷活動,并把促銷信息充分傳播出去,如買大贈小,買二贈一,買酒贈菜、用餐贈酒、限時贈酒、限桌贈酒(前幾桌贈)、抽獎活動等。
(4)核心區域促銷:針對終端網點比較集中、目標消費群體比較大的片區或者街區,集中銷售人員、促銷人員、市場人員在這個片區不間斷、循環的搞消費者促銷活動,直到這個片區的目標消費者在消費這個價位酒時,能夠自點本品。這樣的活動時間如果能持續堅持20天左右,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基本就可以轉移陣地或片區,開發第二個樣板區。
(5)核心消費領袖公關: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建立一批意見領袖,讓意見領袖去影響普通消費者,擴大市場銷量。
4、聯動:在打市場時一定要考慮各點、各活動的布局與策劃,不能孤立的做市場、做活動。
三、三力
一個經銷商能否快速成功,以及隊伍是否有戰斗力,品牌是否能夠形成影響力,很關鍵在于三力。
1、策劃力:就是對活動的策劃、對隊伍的激勵以及客戶的關系服務的能力,需要小點子,可以復制模仿市場的熱門話題,進行策劃。
2、資源力:沒有一家經銷商資源是夠用的,整合一切利于自己市場、產品、渠道等方面機會與力量,進行突破。
3、平臺力:我們創造什么平臺給我們的客戶?在產品、策劃、生意經、資源整合等幾個方面中,哪一個方面我們能夠做到,容易做到?
四、二王
經銷商要有自己的目標與打法,是某個價格帶的單品成為王者(在本地或一些區域),還是要在自己所在區域或者小區域成為王者呢?經銷商只有明確自己的目標,才能有所針對的采取行動。
逆勢增長思路二:精耕市場,實現擠壓式增長
“新常態”下逆勢增長的另一條思路是培育新品,在新品上要增量。如果您在當地是一個老牌經銷商,跟當地的終端都很熟悉的話,那就應該跟一個新進入市場、舍得投入的品牌,借著廠家的投入,給終端商一些福利,鞏固和終端的關系,讓他們繼續賣您的成熟產品。能夠保證您在市場上的活躍度,還能培育個新產品。由此可見,新品對于經銷商而言不僅能夠激活經營,還能保障長遠的發展。
偏偏喜歡你:當地市場上已經有了幾個成熟品牌,已經形成了消費者主動購買的氛圍。那么在這樣的市場中,新品要如何切入市場?
柴玉:關于新品切入市場,我認為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酒商引起注意:選品的時候既要考量品牌知名度,更要考量品牌美譽度。舉例來說,有的品牌知名度很大,但是它產品品系太多,并且導致諸多市場問題,給終端和消費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像這樣有知名度沒有美譽度的產品,在鋪貨、推廣過程中的難度也是挺大的。所以,經銷商在考慮接新品的時候,一定要針對終端客戶進行調研,他們的偏好非常重要。
李軍偉:選新品有四個標準:第一,品質好,這是可以通過品鑒感知的。第二,形象包裝好,外在的展示也很重要。第三,有足夠利潤。第四,廠家戰略性產品。判斷一個新品是不是廠家的戰略產品可以觀察以下幾點:其一,廠家在運作市場時是否愿意預投:其二,是否樹立或正在樹立樣本市場;其三,看產品的價位是不是在符合趨勢的主流價格段;第四,廠家領導是否帶頭喝。
鮑弈成:市場無捷徑,方法、時間、堅持,這三個要素最關鍵。
新品切入一個有成熟品牌的市場,首先要找好目標,然后用自己品牌長處攻競品的短處。比如,成熟產品的利潤空間較小,一些優質終端有很強的分銷能力,他們需要一些高利潤的新品,于是新品經銷商就可以借助他們的力量找到切入市場的突破口。
一個新品進入市場不要將渠道布局分的太清晰,流通、團購、品鑒同時開展,要先造勢,要的是銷售氛圍。等有了一定氛圍之后,再去評估那個渠道效果最好、盈利最好等。
逆勢增長思路三:主動出擊,依靠自身力量轉型、創新
鄺學民:整個市場不能單獨因為政府政策引導或受調控影響就止步不前,企業不能靠等,要自己走出困境。今年我們公司就嘗試綜合整合,拓展其他業務,甚至是跨界,拿下了幾個大單。我們的思維不能固化,轉型天地寬。
羅廣星:以往大家的思路都是以老帶新,我反其道行之,以新帶老,F在的消費者對于新鮮事物敢于嘗試,喜歡新鮮血液,以新產品帶動老產品,反而比原來的效果好一些,F在的市場做長線產品比較困難,我干脆就來個短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