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類營銷 >

    殘缺的電商

    2015-07-27 13:46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電商是個殘缺系統,這是我花很長時間思考后得出的結論。

    電商一直強調廢掉流通環節,廠家與消費者“直接見面”,但是,你注冊一個網店,看看你能見到多少消費者——離消費者還有十萬八千里呢。

    在一個要去中心化的社會里,出現了個中心化的電商,是一種時間過渡。未來,這些中心化的電商,要么成為開放式平臺,要么等待被顛覆。

    電商的結構性缺陷,現在越來越明顯

    前些年的快速發展,電商的優點被放大,缺點被掩蓋了。

    電商的優勢,就是它處于顛覆期的價格優勢。如果說過去是實實在在的優勢,現在只是硬撐著的優勢。問問電商的商戶們,就知道不打折不行,打折了難受,只有硬撐著打折。按照電商的邏輯,過去商品價格高,是因為渠道費用太高,人員費用太高。現在把這些中間費用全省了,電商就是幫消費者省錢。

    我們也曾對此深信不疑。電商崛起這幾年,正逢線下房租快速上漲,人工費用快速上漲,進而帶動零售價格上漲。電商的出現,抑制了這個趨勢,終于給那些不得不面對高價的消費者一個新選擇,誰不高興?電商就是這樣一直被貼著打折標簽。

    最初的淘寶商戶,是C店,A貨也多,便宜得確實有道理。后來的商戶,B店多了,甩尾貨的多了。同樣便宜得有道理。甩尾貨,回籠現金,有一分算一分,尾貨砸在手里還得交倉庫管理費。電商做大了,哪有那么多尾貨?必須做正價貨。

    電商的問題,正是做正價貨的時候暴露的。

    電商結構性缺陷的主要根源,就是流量來源的壟斷

    廠家原來挺討厭流通環節。面子上的話,是“廠商一家”;背后的話,是“當神敬,當賊防”;不帶情緒的說法,是“博弈對手”,誰也離不開誰。

    電商來了,廠家突然有“解放”的感覺。廠商直接見面,多好。但是,廠商直接見面,要通過流量引導。這個流量引導,就是新的中間環節。

    只要是中間環節,必定產生費用。關鍵是新中間環節的費用有多大。

    流量來源,要么自帶流量,要么購買流量。

    現在的電商,有那么一點點自有流量,但多數低得可以忽略不計。淘品牌進駐比較早,自帶流量可能比較高,但靠自帶流量混電商,早就完蛋了。

    為什么自帶流量那么低呢?

    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電商平臺是封閉的,不讓外部流量輕易鏈接;二是電商還沒有建立新的營銷框架,傳統4P框架沒有了,但新的框架還沒起來,甚至很少有人意識到需要建立基于電商的營銷框架。

    剩下的只有靠購買流量了。

    傳統營銷有4P與市場對接,其中有3P是內部可控的。但是,電商靠什么與市場接軌?靠流量引導,而流量掌握在天貓淘寶手中。

    為什么電商爭先恐后地交流量費,又責怪流量費高呢?電商自稱廢掉了流通渠道,但這就等于廢掉了流通的抓手。流通環節可不僅僅是物流環節,也包括傳播環節、推銷環節、把握市場的環節。流通環節被廢了,電商們突然不會做生意了。

    電商結構性問題第二個根源:“儲存空間無限與注意力稀缺”的矛盾

    電商與商場不一樣,商場的面積是有限的,所以要搞“末位淘汰”。電商的物理存儲空間是無限的,不會搞“末位淘汰”,哪怕做得再差,只要你愿意耗,沒人趕你。

    但是,電商的注意力空間是有限的,首屏太少。無限可能數量的商戶,爭奪有限的注意力空間,必然無限抬高價格。因為注意力空間是流量的主要來源。

    電商這樣的現象,會催生新的二八定律。過去的二八定律是20%與80%的關系,現在是2%與98%的關系。

    按照“長尾理論”的說法,“長尾”更長了,但“大頭”更大了。

    電商的結構性缺陷,是否有解?

    如果完成下列三項工作,電商的問題可能是有解的。

    一是解決基于電商的新營銷框架,用來替代傳統的4P框架。這個過程,需要時間,需要智慧。誰能突破,目前不知道。

    二是取決于電商平臺能否從“封閉”變得開放,開放外部流量來源,開放外部鏈接。這需要技術上的突破,以及來自社會和競爭的高壓。

    三是電商在去中心化的時代,能否建立社會化傳播體系,取得定向流量來源。

    延伸閱讀:平臺商憑什么如莊家般穩賺不賠?

    如果壟斷能為消費者帶來福利,應該說,這樣的壟斷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壟斷是通過一種畸形的市場介入,比如以削減上游賣家的整體商業利益來討好消費者,特別是當賣家并非完全自愿的時候,這種行為就違背了自由競爭的本意。

    這種情形在零售業的歷史中十分罕見。在這種情形下,消費者會為自身得到的福利而保持沉默,賣家卻成為身單力薄的一方,并且由于他們彼此之間地點分散、缺乏溝通而變成不幸的犧牲品。

    零售業需要刺激。數字上的成功證明了“雙十一”是有意義的。但是,一個正常的商業活動應該沒有操盤手。賣家通過銷售貨品來掙錢,得到合理的回報以滿足自身的運轉,這是商業永恒的規律。

    但現在中國的零售業出現一個巨大的操盤手,而且他永遠是贏家。于是,我們不得不問:如果其他商家不賺錢,平臺商憑什么賺這么多錢,而且就像賭場里的莊家穩賺不賠呢?

    更可怕的是,當交易量越集中的時候,淘寶賺的錢越多,因為這個時候,店家對資源的爭奪越加激烈。通過自己的壟斷地位來漁利店家,即便數字再輝煌,這種做法也不是自由競爭的規則所容許的。

    “雙十一”唯一的賣點就是低價,這種做法無非讓消費者對價格異常敏感,長遠來說,對市場有百害而無一利。

    如果淘寶能決定店家的生死,而不是完全由市場決定,這個權利一定會尋租,這就是為什么淘寶內部會滋生腐敗。如果傳統經濟中的腐敗很容易就被復制到互聯網上,這是淘寶的悲哀,也是中國網絡零售業的悲哀。

    打造出數家全國性的零售巨頭,這是中國零售業一定要做的事情。


      關鍵詞:電商 結構性缺陷  來源:《銷售與市場》雜志  劉春雄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游县| 垫江县| 临邑县| 丹凤县| 尉犁县| 泗阳县| 根河市| 延安市| 桂东县| 屏东县| 渝中区| 康保县| 绥阳县| 奈曼旗| 济源市| 文水县| 台湾省| 鹿邑县| 绍兴市| 信阳市| 界首市| 杭锦后旗| 柯坪县| 太原市| 玉龙| 正镶白旗| 长春市| 佛冈县| 介休市| 女性| 南昌县| 兴义市| 保靖县| 金阳县| 志丹县| 汤原县| 准格尔旗| 南通市| 西贡区| 西华县| 龙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