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類營銷 >

    重構到重生 酒企酒商破局動銷8點方法

    2017-06-15 08:20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職業的原因,最近幾年總是聽到企業提出更多的問題,比如:消費購買力不足;產品不動銷;團隊不穩定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我們總是用兩句話提醒企業,一句是“成功不是解決了問題而是發現了機會”,另一句是“再肥的草地上也都會有瘦馬”。

    毋庸置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面臨的問題肯定比以前多了,企業的經營環境變得更加復雜了,企業的發展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而不是變化。

    這種大背景下,企業很容易陷入“問題叢林”。我們的實踐和專項研究也表明,只要是企業的思維模式以問題為導向,企業總是在問題困境中越陷越深。而以機會為導向的企業總是會發現很多機會。如果用機會的眼光看待市場,會可喜地發現所有的企業都值得再做一遍。

    很多企業抱怨經濟下行,消費者購買力不足。但是,從數據看,我國每年出國人員達到一個多億,從國外的采購額近萬億,一些進口食品也抓住時機以高價位的姿態走進國內市場。這些消費為何高歌猛進?我們的消費力真的存在問題嗎?

    讓諸多企業困惑的是,很多問題都是悖論,比如埋怨自己的產品不動銷,企業又會發現市場上很多暢銷的“爆品”。

    我們的觀點是:凡是問題導向的企業,都是忽略了環境的變化,停留在過去的經驗層面上,從經驗豐富到經驗包袱,最終經驗成為束縛自己不能創新的桎梏。

    環境發生了什么變化

    變化一:供需環境發生了變化。

    我們當前的供需環境就是總量過剩、結構不足,總量過剩是我們面臨的問題,結構不足是我們面臨的機會。因為總量過剩,大家開始同質化競爭導致產品的創新不足,差異化不明顯,各個行業從規模來講都是在萎縮。實際上我們只有調整結構,創新產品,使其能夠走進顧客的生活,我想這樣的企業才會有大機遇。

    變化二:消費從溫飽型轉變為享受型。

    從過去吃不飽到現在吃得更健康,整個消費和社會發展的更替,消費環境轉變為享受型的消費時代。

    變化三:信息對稱,從“認知大于事實”到“事實就是事實”。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信息更透明,讓消費者變得更聰明了。他們知道什么產品好,什么產品不好,同時他也知道你的產品訴求是不是真實的。

    變化四:營銷使命的變化,過去的營銷使命是“方便買+樂得買”,即鋪貨率+終端生動化。現在的營銷使命是顧客體驗,即撬開嘴。

    過去我們的營銷任務是鋪貨率與終端生動化,做好這兩點即可;而未來的營銷,1%在于貨品擺放,99%在于顧客體驗,撬開顧客的嘴。

    近兩年我們接受的最多的咨詢問題就是不動銷的問題。普遍反映我們的產品鋪貨率很好,終端陳列也很好,利潤空間很高,為什么我們的產品還賣不動呢?

    所有產品不動銷的根源就是有人賣沒人買。

    沒人買,一方面可能是產品自身的差異化不足,同質化太嚴重,想依靠低價來形成競爭力。但低價競爭的時代已經過去,價值競爭的時代到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顧客沒有認知,沒有辦法感受到企業產品的“買點”。顧客是用鈔票給你投票的,你的產品價值感不足,你的產品沒有價值完全交付,你糊弄消費者,那么消費者就會還給你一個不動銷。

    從重構到重生的8大路徑

    我下面從重構到重生的幾個路徑給大家講一些能落地、能分享的方法。

    1. 戰略重構

    戰略重構要求企業的決策者要思考我做什么樣的企業,我為了規模而做,還是為了品牌而做,還是為了經營價值而做。當企業總量過剩供大于求時,就需要進行戰略重構。

    2. 經營重構:選擇大于努力

    2000年前后,國內企業在爭辯是多元化還是專一做好主業的問題。那時候很多企業都傾向于要把主業做大。在主業和多元化的問題上,我們中國的企業走入了誤區。

    我們研究發現,凡是世界500強的企業都不是一個主業,都是一個產業鏈或者是一個集團化的。我就總結了一個規律,中國的企業喜歡栽培一棵參天大樹,國外企業是大森林戰略,有參天大樹、樹木、灌木、草叢。大風吹過來,國外企業有抗風能力。我們只有一個主業,沒有抗風能力。

    關鍵詞:酒類營銷 營銷技巧 轉型  來源:華夏酒報  楊永華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河县| 环江| 高阳县| 长宁区| 紫金县| 五华县| 汉阴县| 龙口市| 河池市| 石渠县| 新蔡县| 浦城县| 孙吴县| 清徐县| 托里县| 临武县| 岚皋县| 荥阳市| 泰兴市| 屏山县| 龙川县| 吴忠市| 高雄市| 合水县| 铜梁县| 三都| 图们市| 丰顺县| 新安县| 罗源县| 峨边| 富顺县| 汪清县| 九江县| 唐山市| 怀远县| 晴隆县| 普兰县| 靖远县| 海淀区| 东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