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除了這些資本沒有業內的銷售經驗外,高端消費幾乎被攔腰斬斷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由于進口酒都是一些中高端產品,在這輪市場調整中受到了很大沖擊,政務消費沒有了,而商務消費大部分也是宴請官員,這一部分市場也陷入蕭條,本來被資本看好的中高端市場遭遇了“寒流”。
進口葡萄酒進入調整轉型期
事實上,葡萄酒市場正在經歷轉型“去泡沫”的行業調整期。政務消費市場嚴重下滑、各地高端酒會所出現關門潮、酒莊酒價格持續走低、庫存積壓嚴重等問題困擾著酒企和酒商。
有關專家認為,進口葡萄酒量減價跌的背后是國內市場需求低迷和庫存高企,進口動力不足;其次市場重心由高端向中低端轉移,拉低了進口葡萄酒整體價格。
金煒表示,當前庫存積壓的產品都是價格比較高的葡萄酒,全部是酒莊酒,進貨價格每瓶從十幾歐元到三十幾歐元不等,加上關稅,加上出倉價格,折合人民幣300元,再加上利潤要到1000元以上多。受市場寒流影響,現在進口的葡萄酒的價格開始下調,十幾到三十幾歐元的進貨量就比較少了,一般都選擇幾歐元一瓶,不會超過十幾歐元,而這也是國外消費的主流價格。
中國酒業創業聯盟秘書長、思盈酒業董事長兼總經理孫凌杰認為,目前高端市場蕭條,葡萄酒從官用轉向民用,正好把泡沫擠出去,產品品種的調整尤為重要。過去價格比較高,未來的價格調整將更親民。
金煒認為,前幾年進口葡萄酒的市場是啞鈴型,有一部分低端產品,有一部分高端產品,恰恰中檔產品很少。產品價格要么很高要么很低,這個結構是不合理的。下一步將慢慢過渡到金字塔型,低端產品為主,高端的很少,這個階段是個調整期,到最后發展到合理的腰鼓型,中端產品占很大一部分,低端和高端減少。
對于下一步的發展,金煒表示,葡萄酒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原來100%~200%的高利潤已一去不復返,一下子把酒莊酒價格拉下來也不現實。資本應該放棄期待政府買單的暴利,合理的利潤和薄利下可以出貨。把利潤控制在30%左右,進口葡萄酒的整體價格就會降下來,才能應對當前電子商務的沖擊。
電子商務沖擊導致價格大幅下滑
除了政策、資本層面的原因外,電子商務渠道的沖擊導致進口葡萄酒價格大幅下降。記者從淘寶網看到,售價在30~100元的進口葡萄酒非常多,甚至有一款法國原裝進口的葡萄酒售價只有28.8元,而另一款西班牙進口的守護神干紅每瓶賣到26.6元。同樣,京東商城30~100元的進口酒比比皆是,京東商城自營葡萄酒更是集中在三十四元的價格。
孫凌杰表示,國內進口酒的經銷商,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大幅增加中低端的進貨量,對原有的產品擠壓了一些泡沫,而電商的介入直接將價格透明化,價格虛高現象得到扼制。國美集團、京東商城、酒仙網等大力發展葡萄酒行業,大宗采購降低了成本,短期不以盈利為目的。
金煒表示,電商對于中高端酒的沖擊不會太大,但對低端的酒影響很大。因為中高端的葡萄酒需要一個教育過程,如葡萄酒是來自哪個酒莊,有什么特點都要告訴消費者。而電商在價格上有優勢,在教育消費者方面做的就很少,還沒有承擔起教育消費者的角色,不能成為葡萄酒銷售的夜市和地攤。
多位專家認為,進口葡萄酒價格太低也不是一件好事,在國外低于1歐元的葡萄酒,除了幾個大酒廠外,產品質量幾乎很難保證。目前市場上售賣的幾十元的進口葡萄酒應該是餐酒,那么便宜的酒不可能是酒莊酒,因為酒莊酒是來自自有葡萄園自釀的葡萄酒,市場售價一般要遠遠高于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