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中國葡萄酒面臨的危機與對策(2)

    2018-05-16 16:03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對策

    中國葡萄酒產業前景廣闊、潛力巨大。但是,中國葡萄酒產業起步早、發展晚,真正進入發展時期只是近30年以來的事情。面對危機與挑戰,中國葡萄酒行業各方必須積極應對,及時調整戰略,制定應對措施,保證葡萄酒產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3.1 科學規劃葡萄酒產業布局。

    科學的規劃是葡萄酒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證。國家有關部門和各產區政府要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原則,制定好全國及當地的葡萄酒產業規劃,特別是要充分發揮各地特色資源地理優勢,做好釀酒葡萄原料基地的布局規劃,按照“適地、適種”原則,結合品種、氣候、土壤條件和釀造技術這決定葡萄酒質量的四大要素,科學規劃釀酒葡萄基地建設和釀酒葡萄品種栽培,合理布局基地發展規模和葡萄品種,避免盲目性,真正做深做扎實中國葡萄酒經濟發展之“根”。

    3.2 加強標準化原料基地建設。

    各地方政府或行業組織要積極培育和引進適宜品種,推廣栽培管理新技術,強化技術培訓和各種服務,完善釀酒葡萄病蟲害監測和防治網絡,建立健全葡萄種植管理體系。積極引導企業和農戶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標準和操作規程,實行標準化生產。探索市場化基地建設模式,鼓勵各地生產企業自建基地,按照統一標準、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相對集中的原則,進行規模化、規范化的原料基地建設,形成一批具有原料生產、加工制造、銷售推廣一體化的葡萄酒企業,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基礎。引導企業逐步提高葡萄收購價格,形成農民、企業與財政三方共贏的利益連接機制,實現基地建設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有效結合。

    3.3 積極實施品牌引領戰略。

    各地要把地方龍頭骨干企業作為葡萄酒產業化的核心來培育,加大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通過龍頭帶動,把當地葡萄酒產業的規模做大、質量做優、品牌做精。同時,要堅持產區品牌與產品品牌共同運作原則,充分利用媒體、網絡和全國性、專業性節會時機,組織產區當地優秀企業采取統一產區標志、統一對外宣傳、統一組團參展等措施,大力推介產區品牌整體形象。要進一步加強葡萄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推廣葡萄酒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切實提升各葡萄酒產區的核心競爭力,打造葡萄酒產區整體品牌。

    3.4  強化科研技術標準工作。

    各地要充分發揮葡萄酒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和政府的引導推動作用,扶持重點企業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主體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在產品研發上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注重開發既具產區共性、又具各自企業個性的特色產品,實現葡萄酒產品風格多樣化,重點發展高中檔葡萄酒和佐餐葡萄酒,推動中國葡萄酒和區域葡萄酒產品的質量分級,滿足不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同時,各地要建立科技人員交流合作機制,加強釀酒葡萄優良品種選育、優質苗木培育、配套栽培技術以及特色釀酒工藝研制等關鍵技術攻關,進行優質葡萄酒的特征風味物質研究、產區優質葡萄酒分級標準制定等工作。不斷加強科研技術人員培訓,培養和提升專業技術人員水平,增強葡萄酒產業持續發展的后勁。

    3.5 培育葡萄酒文化氛圍。

    各葡萄酒產區要立足當地,與文化、旅游結合,充分挖掘葡萄酒文化內涵,科學規劃葡萄酒旅游線路,引導游客積極參與葡萄酒文化旅游項目。支持葡萄酒企業結合自身產品特性和地域文化,開展以葡萄酒為主題的會所經營、酒莊式直銷及倉儲消費等推廣方式,營造葡萄酒文化氛圍。引導葡萄酒服務企業開發、經營具有個性風格、造型獨特、便于攜帶的葡萄酒禮品。另外,各地要結合實際,開發建設具有特色的葡萄酒文化廣場、葡萄酒購物街區、葡萄酒景觀道路、葡萄酒文化旅游網絡平臺,帶動當地旅游、餐飲、購物等服務業發展。通過各類媒體向消費者傳播營養健康理念,普及葡萄酒知識,傳播葡萄酒文化,增強對葡萄酒的認同感和消費觀,形成濃郁的葡萄酒消費氛圍。

    3.6 著力完善葡萄酒產業鏈條。

    各地要圍繞提升葡萄酒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有針對性的發展相關配套企業,推動當地葡萄酒產業鏈橫向拉寬、縱向加深,做長做強產業鏈,較快形成規模效益。要支持葡萄酒生產企業與相關配套企業建立聯盟,促進相互協調和共同發展。大力發展原輔物料、機械設備、包裝印刷、橡木桶塞等關聯行業,延伸和完善葡萄酒產業鏈條,帶動制瓶業、包裝業、物流運輸業、機械設備制造業等配套行業加快發展。同時,加強葡萄酒皮渣、葡萄籽等副產物的開發,把配套行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緊密結合,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非再生性資源的消耗,控制包裝廢物的產生,實現葡萄酒產業經濟的循環發展。

    3.7 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

    葡萄酒產業是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高效產業,對增加財政收入、推動新農村建設、帶動地方休閑旅游業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各產區政府要在財政上設置鼓勵發展葡萄酒產業的專項資金,對基地建設和產區品牌推廣進行補貼;在政策上要將葡萄酒產業納入農業產業化范疇,享受各種涉農優惠政策和項目資金。各地要積極協調葡萄種植用地,支持企業或單位成片開發農村土地,建立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釀酒葡萄基地。各地涉農金融機構也要把葡萄酒產業作為支持“三農”、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點支持對象,并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

    3.8 規范葡萄酒生產經營秩序。

    各葡萄酒產區政府要建立和完善葡萄酒產業發展領導體系和機構設置,明確產業管理職能,規范葡萄酒生產經營秩序,加強葡萄酒市場監管,建立長效的監督檢查機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在全行業全面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樹立誠信經營、依法辦事的行業風氣,倡導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構建公平有序、合作共贏的市場環境。同時,要建立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和標準體系,監控原料來源、生產工藝、產品質量、市場流通的過程管理,推行原料及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健全葡萄酒質量監督規范,保障和促進中國葡萄酒產業科學有序發展。

    4. 結束語

    葡萄酒作為國際通暢型酒種,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與國際間交流的加強,特別是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發展興盛是必然的。筆者認為,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已經由快速發展期進入戰略調整期,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充分認識存在的危機,積極借鑒國外葡萄酒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以葡萄原料基地建設為依托,以品牌引領和技術創新為支撐,優化資源配置和品種結構,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建立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運營體系,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促進中國葡萄酒產業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提升中國葡萄酒經濟的國際競爭力,使中國葡萄酒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關鍵詞:國產葡萄酒 轉型  來源:鳳凰網酒業 作者:劉世松  鳳凰網酒業 作者:劉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婺源县| 鄄城县| 济宁市| 舒城县| 韶关市| 普陀区| 桦川县| 嵊泗县| 金门县| 广汉市| 霍州市| 桂阳县| 邢台县| 永善县| 大港区| 尚志市| 象州县| 武功县| 包头市| 崇阳县| 始兴县| 淳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湛江市| 雅江县| 友谊县| 广宁县| 宁国市| 科技| 盐城市| 资阳市| 五大连池市| 龙里县| 绥德县| 南昌县| 淮南市| 保靖县| 惠州市| 太仓市| 东乡|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