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類投資 >

    白酒市場仍處于調整期 饑餓營銷過度使用

    2017-07-06 08:18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經歷“六連跌”后的貴州茅臺昨日漲1.82%至460.13元,高價茅臺引發的爭議未休,業內對其“控量報價是否意味饑餓營銷”意見不一,并引發了對相關政策影響下白酒市場格局的變化進行探討。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中國白酒市場仍處于調整期,市場必然出現分化, 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酒需要在量價之間找到平衡,才能解決市場目前存在的矛盾。

    在市場出現對茅臺業績質疑的聲音后,業內人士仍然表達對茅臺的信任,認為茅臺的業績應該沒有問題。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分析,所謂業績造假應該是指茅臺收了貨款后貨沒出齊:“很多經銷商把貨款都打過去了,就等著出貨。茅臺的應收款應該很大,但出庫的貨的總額應該少于應收款。”

    茅臺控價難解決市場矛盾

    “茅臺現在最大的矛盾在于,不控價就會成為奢侈品、收藏品,逐漸失去群眾基礎,沒有了流通價值,如果想嚴控價格,實際上卻無法控制零售價格,只能不斷放量來解決市場矛盾。” 亮劍咨詢總經理牛恩坤認為,茅臺目前的措施顯示出他們正努力在量價之間找到平衡。

    知行力酒類營銷總經理梁超認為適度的“控量保價”加“饑餓營銷”可實現相對的供求平衡和量價平衡,是中檔及以上白酒的專業營運技巧,但是上半年茅臺有點過度采用了這個手法,導致出現供求不平衡、量價不平衡的現象,供不應求令價格不斷上漲,違背市場供求規律,而靠酒企管理制度加“大棒處罰手段”來控價,事實證明是沒有效果的:“茅臺應該發現這個問題,傳聞9月要增加雙倍供貨量就是證明。”

    據了解,目前茅臺的進貨價一般在1400元以上,令某酒商大呼“廠家政策虛設”。在他看來,原因是經銷商要賺回前幾年市場行情不好時虧損的部分,而廠家配合他們的動作:“政策要求一手批發商以1199元批發,根本沒人落實。”

    在朱丹蓬看來,茅臺的供大于求矛盾難以緩解,因為渠道對茅臺未來的增值期待很高,所以出現炒貨、囤貨行為,未來繼續加大的供應量仍有可能增加他們的囤貨量,而不是被消費市場消化:“商家們迎接的是中秋的那一波價格高潮。”

    分析

    市場存在與現狀不匹配的弊端

    白酒市場在2012年達到高峰后,因為政策影響而出現下滑,2016年又重新出現上揚,2017年春節前后的幾波漲價令白酒行業成為市場焦點,“白酒市場回暖”也成為共識。朱丹蓬認為,中高端名酒行業受政策影響最大,“高—低—高”的市場變化是整個白酒市場發展的新軌跡,原因是國家政策細則的不斷調整、經濟的回暖和酒類價值的提升。

    牛恩坤認為,表面上看起來,白酒相對于紅酒、黃酒受政策影響面比較大,因為白酒之外的酒類市場份額相對較小,但實際上是紅酒因為在中國沒有場景消費,因此后續受到的影響更大:“白酒和啤酒的發展趨勢非常相似,中高端產品價值在增長,低檔產品銷量在下降。”他認為,這說明白酒和啤酒行業在走向成熟。在朱丹蓬看來,中國白酒已經走過了一道分水嶺,以前的白酒市場中,“官酒”、民酒、禮品酒和功能酒被混為一談,而如今的市場變成兩大陣營,一個是價格型白酒,另一個是價值型白酒。他認為,從2016年和2017年呈現的局面看,這種分化越來越明顯,而且在未來5年中將加劇:“價值型白酒價格將飆升,價格型將被并購、聯姻。”

    但牛恩坤認為白酒格局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一是因為2000年之后的新品牌白酒并未被市場待見,二是白酒的格局在2003年~2012年黃金十年中已經形成,部分企業的名次確實出現調整,但未改變幾大名酒引領行業風向的特點。在他看來,白酒經過5000多年發展至今,已成為中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消費習慣已形成,只有是理性消費還是非理性消費的問題,因為其他酒類很難超越白酒。

    事實上,目前白酒市場仍處于調整期。朱丹蓬認為,市場結構從以前的金字塔形變成啞鈴形,市場兩極分化,要么是跨國大集團,要么是小而美的微小企業。在朱丹蓬看來,茅臺的價格難以控制,證明白酒行業存在與經濟現狀不匹配的弊端,這也是未來白酒行業分化的過程中將逐漸暴露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白酒股 白酒板塊  來源:廣州日報  林琳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夹江县| 当涂县| 商丘市| 东乡| 鹤山市| 辛集市| 简阳市| 奈曼旗| 郑州市| 同仁县| 内江市| 西充县| 项城市| 颍上县| 福清市| 贵德县| 梁山县| 宝清县| 离岛区| 白银市| 桃园市| 沁源县| 皋兰县| 临猗县| 绥芬河市| 即墨市| 青州市| 新绛县| 镇原县| 韶关市| 湾仔区| 黑水县| 汉沽区| 即墨市| 合江县| 米林县| 崇礼县| 溧水县| 睢宁县| 阜康市|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