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最高沖至800元關口附近,市值再度突破萬億元。上市以來第二次“一”字跌停5個月后,貴州茅臺再度卷土常來,股價、市值雙雙刷新歷史高點。
3月4日上午,貴州茅臺以795元開盤后,盤中迅速沖上798.33元的高位,創出歷史新高。按前復權計算,與2018年6月12日盤中創出的前高(792.5元)相比,要高出近6元。
從2018年10月29日的大跌,到如今再次攀升頂峰,貴州茅臺的走勢,在短短5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出現如此巨大的反轉,是誰將茅臺再次推上巔峰?一個重要的變化是,2019年農歷春節后,融資盤、北向資金都在紛紛買入,其中北向資金更是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近期凈買入額達數十億元。
相較于2018年10月30日的最低價,僅僅5個月的時間里,按最新收盤價計算,貴州茅臺累計漲幅已超過53%,市場預期再次反轉,多家券商上調目標價。在此背景下,貴州茅臺還能漲嗎?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市值、股價再度登頂
3月4日上午,貴州茅臺以795元/股開盤,股價一路震蕩上行后,盤中最高一度攀上798.33元,漲幅約為1.1.8%,最高市值第三次達到1.026萬億元。這是貴州茅臺時隔9個月來市值再次攀上萬億高峰。
2018年6月15日,貴州茅臺按10:109.99元現金分紅。加上分紅后除權因素,798.33元已是貴州茅臺歷史最高股價。
2018年1月15日和6月12日,貴州茅臺市值兩次突破萬億關口,股價分別沖高至788.06元和792.5元。計入分紅影響后,貴州茅臺此番上漲,已比前次最高位高出近6元。
2018年10月29日,貴州茅臺出現上市后第二次一字跌停,并在10月30日跌至509.02元。短短半年左右的時間里,從大跌到大漲,貴州茅臺的走勢,為何出現了如此巨大的反轉?
貴州茅臺1月2日披露的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公司 2018 年實現營業總收入 750 億元左右,同比增長 23%左右;實現凈利潤 340 億元左右,同比增長 25%左右。
與此前的高速增長相比,貴州茅臺的上述業績增速并不算突出。2017年全年,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9.81%、61.97%。2018年上半年的營收、凈利潤增速也分別達到38.06%、40.12%。
披露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個季度,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522.4億元,同比增長23.07 %,實現凈利潤、扣非凈利潤247.3億元、24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77%、24.11%,而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則同比增長38.06%、40.12%,三季度凈利潤、營收增幅只有約2.7%、 3%。
而從貴州茅臺上述數據來看,貴州茅臺2018年全年的營收、凈利潤,較當年三季度有所改善。2018年全年的營收、凈利潤增速均高于三季度,意味著其盈利狀況在四季度有所改善。
外資成重要推手
貴州茅臺一次次探高的過程,也是資金激烈博弈的結果。但2019年春節以來,無論是融資盤,還是北上資金,都在大舉增倉貴州茅臺。
上交所數據顯示,1月3日,貴州茅臺的融資買入余額為61.43億元,為2019年以來最高,此后便一路下降。截至2月22日,已經降至54.95億元。截至2月22日,已經降至54.95億元。
在此期間,還有資金在賣出貴州茅臺。數據顯示,2月20日,中信建投總公司交易部席位賣出0.39萬股,成交金額281.58萬元;財通證券解放東路營業部等三個席位,共計賣出5.48萬股,合計成交約3631萬元。
但最近幾個交易日,融資買入又開始凈增加,并在2月25日重新突破55億元,截至3月1日,貴州茅臺融資余額為57.14億元,較2月22日增加約2.65億元。2月26日至3月1日,融資買入額也分別達到6.54億元、7.45億元、4.65億元、6.99億元。
“嗅覺”更為靈敏的外資,在貴州茅臺上漲中的推動作用更為明顯。2018年以來,貴州茅臺市值三次站上萬億關口,背后都有外資進出的身影。
2018年6月6日、貴州茅臺股價首次沖上800元(不復權)大關,盤中最高價達到800.95元。而在此前,外資就在大舉增倉。公開數據顯示,截至6月6日,僅僅幾個交易日里,北上資金當月就凈買入該股超過10億元。而此前的2018年5月,北上資金凈買入該股金額超過46億元。
此次股價登頂之前,外資基本重演了上一輪操作手法。貴州茅臺2018年10月29日、30日大跌以來,外資就持續凈買入。2018年11月2日,貴州茅臺再獲北向資金巨額買入,金額高達16.24億元。
2019年農歷春節之后,外資持續大額凈買入貴州茅臺的情況更為明顯。同花順數據顯示,2月12日至2月22日,北向資金連續9天凈流入,買入金額合計59.53億元,凈買入約25.8億元。2月25日至3月1日,北向資金凈流入的金額,大多在3億元以上。
而在下跌過程中,外資則大幅減持。經過2018年10月29日一字跌停后,貴州茅臺次日再度大跌。根據公開數據,此前近一個月,外資凈賣出該股超過58億元,成為同期外資凈賣出最多的滬股通標的。
還能再漲嗎
同前兩次一樣,貴州茅臺此次并未在萬億市值的巔峰停留多久。摸高之后便迅速回落。
3月4日早盤,貴州茅臺股價達到798.33元之后,便開始小幅回落,并在午盤后回到萬億以下,雖然很快上行,市值再次達到10001.9萬億元,但最終仍然未能守住,并且翻綠下行。截至收盤,報于781.86元,下跌0.94%,市值9821.7億元。
2018年10月30日跌至509.02元的近期最低位之后,就開始強勢上攻。截至3月1日收盤,累計上漲280.28元,累計漲幅接近55%。按最新收盤價計算,累計漲幅也超過53%。
如果將時間拉長,貴州茅臺的歷史漲幅更為驚人。貴州茅臺上市以來,共分紅17次,累計分紅569.08億元。此外,還在2011年、2014年、2015年送股3次,每次均為10股送1股。按此推算,3月4日盤中的盤中最高價復權之后,相較于其IPO時 31.39元的發行價,歷史累計漲幅已經接近135倍。
在此情況下,貴州茅臺還能繼續漲嗎?
從貴州茅臺公布的經營計劃來看,2019年的總體營收增長,雖然弱于2018年全年,但要好于2018年三季度的表現。公司1月2日公告稱,經初步研究,公司 2019 年度茅臺酒銷售計劃為 3.1 萬噸左右,計劃安排營業總收入增長14%。相較于2018年三季度單季不足3%的增長,這一增速顯然有所好轉。
而近期市場對貴州茅臺的預期,也發生了積極變化,從看空變為看多。2月25日,中金公司將貴州茅臺的目標價重新上調至900元大關。而在今年1月份,中金公司還將貴州茅臺目標價從900元下調至860元。中金公司認為,貴州茅臺未來 3 年的主要增長點是直接提價和適度放量,預計未來三年公司營收增速可以保持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