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熱”是這么來的···
記者5日獲悉:由中國收藏家協會等機構組織的“中國第二屆酒文化收藏博覽會”之“民間尋寶”日前走進遵義,活動自7月7月1日啟動以來,來自貴州各地(州、市)及四川、云南、廣西等地藏友320余人參加鑒定活動,共鑒定老酒2360余件次。其中,一瓶1955年的茅臺酒引來眾人側目。
專家介紹說:1955年的茅臺酒屈指可數,是酒中的珍品,本次活動現身的這瓶1955年的茅臺非常少見,2011年在北京,和這個年份一樣的茅臺酒,拍出了150萬元的高價。專家稱,出現在遵義鑒定活動現場的這瓶1955年茅臺酒價格應該更高···
在活動現場還出現了1983年至1986年中央機關接待外賓的專用酒,市民馬先生當時才花幾塊錢買下,如今該酒的市場價值在5萬元左右;崔先生收藏的1987年的茅臺和董酒,如今的市場價值也分別在1萬元左右和3000元左右。
據遵義市收藏協會會長史寶麒介紹,此次“民間尋寶”活動還將走進習水、赤水、桐梓、遵義縣等地,屆時市民、藏友均可報名參加免費鑒定。這些尋找到的民間寶貝,將于9月11日亮相仁懷舉辦的“中國第二屆酒文化收藏博覽會”,參加酒類藏品的評選,獲獎的藏品將由大會向持寶人頒發獎狀和實物獎勵。
專家認為,本次活動將在民間興起老酒收藏熱。
說白了,該項活動讓大眾看到了收藏老酒的利益空間,在利益驅使下,可能會直接掀起社會對茅臺酒的收藏熱······如果該項活動有條件地比如兩年一次在全國鋪開,甚至可能帶動茅臺酒的銷售,更為重要的是,將為茅臺酒培養潛在“鐵粉”。
專家的“老酒經”
為了親們對老酒有更直觀的了解,記者日前專訪了從事老酒收藏多年的老酒外觀鑒定專家余坤銳,為大家帶來“老酒經”:
記者:市面上什么時期、年代的老酒多?
余坤銳:以70、80年代的居多。有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汾酒這些名老酒,也有董酒、西鳳等老酒,還有洋老酒。潮州作為中國老酒的集散地,很多人從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從事老酒的收購、收藏和銷售了。
記者:近些年,在很多城市大街上,可以看到很多那種專門收售名白酒的小店······
余坤銳:是我們讓他們收的,他們收了之后,最后都到了我們這里(潮州),潮州做老酒在全國來講都是很有名的。
記者:假的老酒多嗎?你們是怎么鑒別的?
余坤銳:假老酒很多。主要是從外觀來鑒別,看瓶貼、瓶口、蓋子,看它的完整性,還要看有沒有“跑酒”,看標注的酒精度數是不是真的,比如說標注的度數是52度,就搖一下看酒花·····
記者:名老酒現在一般是什么樣的市價,比如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
余坤銳:現在(從事)老酒(收售)太多,有時候老酒的價格比新酒還便宜。只要你能想到的酒,都可以搞到它的老酒。
記者:你個人收藏的老酒有哪些?
余坤銳:我自己收藏了幾百瓶茅臺老酒,一百多瓶瀘州老窖老酒,還有董酒,是70和80年代的。
茅臺的基本法
茅臺夢:茅臺的品牌價值居全球酒行業第一,股票市值居全球酒行業前列
近日,一篇關于“茅臺夢”的文章在網上流傳,該文高屋建瓴地總結了茅臺集團的“茅臺夢”,即茅臺的品牌價值居全球酒行業第一,股票市值居全球酒行業前列 。同時,該文還系統地總結了茅臺集團如何“做大”、茅臺股份公司如何“做強”的要點,堪稱干貨滿滿(記者預測,該文應是根據茅臺集團領導的講話整理而成,值得收藏):
關于“認清大勢”
經濟大勢: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疼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
酒業大勢:白酒行業進入“低速增長階段”、“回歸大眾消費”、“開啟智能營銷”的“新常態”。
茅臺的戰略舉措:(1)謹守發展、生態、安全三條底線,牢牢把握發展大勢;(2)深化改革,努力增強發展動力;(3)產融結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關于短中期戰略目標與實施路徑
目標:(1)做深、做精、做強、做大酒類主業,做大集團公司,做強股份公司。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不斷培養新的增長極。(2)使酒業品牌價值居全球酒行業第一和股票市值居全球酒行業前列。把茅臺集團建設成為產融結合的多元化控股集團,成為受人尊重的世界級企業。
路徑:利用茅臺品牌優勢和資金優勢,著力做好固定資產、實業投資、股權投資等方面的重點項目建設(產融結合)。(據記者整理獲悉,茅臺集團近來在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生態循環農業建設、物流園區建設等實體投資上進展迅速。)
布局:(1)堅持“一品為主,系列開發,確保做好酒的文章;做精主業,上下延伸,理性拓展酒外天地”的戰略思維,以差異化競爭,集約化管理,多元化發展為戰略主線,調整結構,優化整體戰略布局;(2)依靠“品牌、資本、文化”三大杠桿,推進“酒業、上下游一體化、金融投資和多元化”四大業務板塊全面發展,推進產品、產權、產業轉型升級,協同發展。
記者認為,“茅臺夢”從戰略上非常前瞻地指明了茅臺集團未來的發展目標與發展著力點,堪稱“茅臺基本法”。
公司體量越大,戰略越須清晰和堅定,不能搖擺不定、變來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