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國產葡萄酒三大巨頭的視野在哪里?(2)

    2017-08-31 08:27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然而一掉頭,威龍通過定增,募資在澳大利亞投資建6萬噸優質葡萄原酒加工項目。

    談到為何突然啟動澳大利亞原酒項目時,威龍方面表示,一方面是當地原料確有較大的成本優勢,同時也能新增進口葡萄酒品牌,對威龍原有產品線加以補強。

    從三大酒企不約而同的動作來看,觸電海外已經是共識。

    03、我們該向國產葡萄酒說再見了嗎?

    國產葡萄酒增長乏力,酒企要么開始海外戰略,要么選擇渠道上的新突圍,在這些業績數據以及舉措之下,我們是否真的到了應該向國產葡萄酒說再見的時候了呢?

    在調研中,微酒記者發現進口葡萄酒原酒成本較低這一點已形成共識。澳大利亞釀酒商聯盟曾發布其去年上半年釀酒葡萄采購均價折合人民幣2600元/噸,而威龍方面的數據顯示,在國內種植和收購的釀酒葡萄成本為3166元—3745元/噸。

    此外,關稅的下降,競爭的激烈,促使進口葡萄酒呈現出量增價跌之勢,價格的下行,刺激了銷量的上升。“智利直接是0關稅,其價格優勢非常明顯。”專家介紹道。而對低端市場的沖擊從此次諸家酒企發布的年報中也能看出。“低端下滑嚴重”同樣已經成為共識。

    在兩大背景之下,進口葡萄酒的優勢在中國得到呈現。而國產葡萄酒則呈現出更為艱難的局面。

    有專家認為,面對來勢洶洶的進口葡萄酒,國產葡萄酒等在成本、環境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并不明顯,特別在70、80甚至年輕人中,消費進口葡萄酒的理念已經形成。

    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國產葡萄酒代表的張裕等企業用全球化視野。一方面帶著產品走出去,一方面將進口葡萄酒引起來是正確的突圍之舉。

    此外,也有專家談到,目前有些國產葡萄酒在走小而美的酒莊路線,這也是國產葡萄酒的生存、發展之道。但其產量規模小、投入時間長等是其重要特點,真正要走這條路會很難。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進口葡萄酒的問題是亂、品牌格局尚未形成。而國產葡萄酒的格局已經形成。

    “進口葡萄酒進入中國,帶給了消費者認知好酒的能力,國產葡萄酒也在不斷學習提高品質。特別是近年來,國產葡萄酒企業采用大單品思維做市場,消費者的認知越來越清晰,而進口葡萄酒普遍有品牌認知不清的狀況。所以,未來優質國產葡萄酒一定也會有自己的市場份額。”

    關鍵詞:國產葡萄酒 張裕 長城  來源:微酒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福州市| 仁布县| 改则县| 南投市| 含山县| 黑龙江省| 资源县| 子洲县| 丹寨县| 上思县| 瑞金市| 华池县| 礼泉县| 晋江市| 东山县| 晋州市| 盐城市| 乌鲁木齐市| 宁河县| 卢湾区| 滕州市| 靖江市| 孟州市| 满城县| 宣汉县| 于田县| 盐源县| 拉萨市| 奉新县| 商洛市| 汝城县| 项城市| 荣成市| 渭南市| 高淳县| 乐业县| 阿瓦提县| 大兴区| 红河县|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