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天然大窖池成就川酒“品味”

    2017-12-13 12:25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在中國白酒中,川酒占據近乎半壁江山是有一定根據的。四川白酒產量占全國總量50%,四川白酒品種占全國總量60%,擁有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沱牌、全興等六大中國名酒,水井坊、豐谷、小角樓等知名品牌酒,分別占全國17大名酒、白酒50大品牌酒總量35%和45%。

    李家民:天然大窖池成就川酒“品味”

    川酒在四川的分布圖

    四川之所以能夠擁有高質量、高產量的白酒,主要得益于其所處的天然位置。四周高、中間低的四川盆地,使其終年“恒溫恒濕,冬暖夏涼”,從而形成了一個天然發酵池。在四川這口天然發酵池內,誕生了川菜、豆瓣、豆油、醋、料酒等等,這些都是集色、香、味于一體的中國美味。而從四川盆地綻放出來的四川名酒更是集大成于一體,更為令人驚喜的是,在四川這口大窖池內還有許多不同區位的小“窖池”,它們經長期發酵、精心釀制而成不同風格的口感口味,形成了人類舌尖上的極品。

    地理——得天獨厚

    四川盆地位于中國西南腹地,地處長江上游,東西長1075公里,南北寬921公里。深處內陸,加上四周高山環繞,得以把海洋氣候、季風等重大自然風力擋在山外。四川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年平均溫度明顯偏高,尤其冬季,由于冷空氣受北方秦嶺大巴山阻擋,四川盆地冬季平均溫度比長江中下游地區高許多,與廣東北部相當。年積溫比同緯度高,無霜期也較同緯度地區長。由于盆地封閉,四周山區東南部相對較低有利水汽進入,西北部山區相對較高不利于水汽的散失,形成當地空氣濕度高,多陰雨天氣,多霧。是我國年日照時間最少的地區,也是我國年平均風速最小的地區。同時,四川盆地內植物近萬種,古老而特有,物種之多為中國其他地區所不及。

    四川常年濃霧緊鎖,悶熱的溫濕潤氣候,加上豐茂的植被,非常利于微生物繁殖,在這里,微生物菌群極為豐富、穩定,成就了人類最寶貴的生物工程區、天然釀造區。

    水質——營養而甘爽

    四川盆地從四周高山滲透下來的泉水,是最純凈的天然礦泉水,境內長江及無數江河均是上游河段,匯聚中國西部156萬平方公里的純凈水源,經千里沃野過濾匯聚在四川盆地內,再經四川盆地紫色沙壤沉淀,成為優質井水,硬度適宜,可以促進酵母的生長和繁殖。這里的水質清冽甘甜,呈弱酸性,利于糖化和發酵;富含鍶、鋇、鋅、磷、鉀等礦物質,口感柔和甘爽,醇香濃郁,煮沸后不起垢,這樣的水質成就了川酒千年玉液瓊漿的華麗品質。

    土壤——多元而肥沃

    四川盆地四周高山主要由紫紅色砂巖和頁巖組成,這些巖石極易風化發育成紫色土。這些紫色土富含豐富的鈣、磷、鉀等營養元素,是中國最肥沃的自然土壤。隨著雨水的沖刷,泥土從四周高山上積淀到盆地中,就成為了四川盆地營養物質最豐富、有機質含量最高的肥沃的土壤。用這些泥土進行筑窖釀酒,酒體所吸收的自然是最有營養的物質,這些物質成就了中國乃至全世界任何地區都不具備的健康酒質和口感風味。

    糧源——豐富而優質

    糧食是能夠釀造出優異好酒的源頭。四川農業素有精耕細作的傳統,有著夏收作物、秋收作物、晚秋作物一年三季的耕作制度。常年農作物種植面積達14500—15000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0000萬畝左右。糧食作物中水稻、玉米、糯紅高粱、軟質小麥等種植優勢明顯,特別是糯紅高粱、軟質小麥,投入釀酒,特醇特香,是中國釀酒的第一優質原糧。

    關鍵詞:酒生活 川酒  來源:佳釀網  李家民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东港市| 响水县| 新蔡县| 海盐县| 谢通门县| 内江市| 邢台市| 玛沁县| 沙雅县| 城市| 乐昌市| 仁寿县| 阿城市| 肇州县| 德阳市| 锡林浩特市| 军事| 托克托县| 商丘市| 剑河县| 牟定县| 彰化市| 尉犁县| 大方县| 宁夏| 黄浦区| 富裕县| 霍林郭勒市| 伊金霍洛旗| 武乡县| 准格尔旗| 荔波县| 来凤县| 阜城县| 长海县| 扬州市| 海宁市| 泗洪县| 鄯善县|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