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釀網配圖
白酒以長江上游等地區為主,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瀘州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孕育了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中國名酒品牌,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
白酒行業作為一種在中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產業,因為文化,成就了白酒行業的過去和未來,不論是國家知名白酒品牌還是小到地方縣級白酒品牌,都會在白酒的銷售上做文章,文化白酒已經成為現在白酒銷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從我國白酒生產四大板塊來看,川黔板塊中的宜賓、瀘州、遵義,面積5.6萬平方公里,千百年來以盛產優質白酒而聞名,有一批世界知名白酒品牌和世界級釀酒大師,白酒產量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具備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和白酒核心區的條件。
有人說白酒的蒸餾術源于中國的唐朝,也有人說蒸餾白酒技術源于阿拉伯地區。阿拉伯人于8到9世紀時發明的蒸餾酒技術,和朝鮮半島的燒酒一樣,中國的蒸餾白酒可能是元朝時期由被蒙古人征服的中亞波斯地區傳入并普及開的。日本燒酒也是在同時期由朝鮮半島以及和中國關系密切的琉球傳入的,也有說法認為唐朝時已經有蒸餾酒。
根據酒曲的類型可以制造出不同的白酒,根據曲種不同,白酒分為“大曲酒”、“小曲酒”、“麩曲酒”、“混曲酒”等。大曲塊大,主要包含曲霉菌和酵母;小曲塊小,主要包含毛霉菌、根霉菌和酵母。霉菌將糧食中的淀粉分解成糖,酵母再將糖轉化為酒精。小曲發熱量低,適于南方濕熱氣候。中國大多名酒產于北方或夏季氣候涼爽的川貴,多是大曲酒。根據配方口味主要分為四大香型,細致分來則有十二種之多。
白酒的文化不僅僅是人文文化,還有一些關于白酒的知識文化,只有我們學習到更多的白酒文化,才對白酒有新的認識,才能打造更加知名的白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