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酒器名品、瓊漿玉液匯秦漢酒文化

    2016-11-15 09:09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文化大發展的時期。由于國家統一,經濟也得到了不斷發展,國勢日漸強盛。在這一時期,酒已進入到社會的各個層面,飲酒風氣豪漲、人們通過飲酒聚會彼此交流、釋放情感。

    秦漢時期全國的釀酒業得到了大力發展,酒類產品也不斷增多,一時間,四方名品層出不窮,涌現出許多享譽全國的玉液瓊漿。

    也許是麥芽谷芽釀出的醴比起曲釀出的酒來,口感太淡,難以一醉解千愁,秦漢時期,蘗釀醴的數量逐步減少,而曲釀酒的數量逐年增多。為了讓酒的口感更強烈,漢代的釀酒者極力關注制曲(曲主要由小麥制成),可無奈能力水平局限,盡管酒用曲量大,但仍達不到很高的度數。這一點可以從漢人的飲酒量得到證實:《漢書》中提到當時人“能飲酒一石”,按照計量方法的推算,一石約為20千克。這個數字放在今天,簡直驚人。因此,有學者推測,漢代的酒度應該在6度左右。

    遺憾的是,漢人嘔心瀝血釀出的也不過是米酒,離真正黃酒的標準還差了十萬八千里。不過,盡管如此,漢代也涌現了不少名牌產品,其命名也是五花八門,有以原料命名的、也有以產地、釀造季節、配料香料、形態命名的,這種命名風格一直延續到現在,成為中國酒命名傳統的重要組成。

    在這一時期的飲酒活動中,非常關注酒禮秩序,主要表現在座次尊卑以及飲酒規矩上。《史記》在描述鴻門宴時寫道:“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將本屬平級之人置于下座,是項羽的心機。寥寥數句,席位座次上的卑尊之分便立見分曉。在飲酒規矩方面,由于當時人們飲酒通常席地而坐,飲酒之人彼此之間尚有一段距離,因此無法碰杯,通常舉杯示意一飲而盡也是酒場的規矩,好在此時酒的度數不算太高,否則如此豪放的酒風不知要醉倒多少飲酒之人。

    除此之外,秦漢的酒度數是非常低的,那時沒有蒸餾出的白酒,只有低度數的壓榨酒。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古人的酒量,看上去比今人大得多,按今天的情況來看,他們的酒量更是嚴重“縮水”的。

      關鍵詞:酒文化 酒器 漢朝  來源:中國酒志網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山| 明星| 缙云县| 青神县| 陆河县| 聊城市| 元江| 大荔县| 拉萨市| 汝南县| 科技| 双流县| 阿坝县| 凌源市| 常熟市| 昭平县| 遵义县| 克拉玛依市| 藁城市| 宣化县| 富蕴县| 邯郸市| 上蔡县| 天门市| 利津县| 鹤庆县| 荣昌县| 巨野县| 龙陵县| 赣州市| 长春市| 原阳县| 林芝县| 平乡县| 陆河县| 靖远县| 珲春市| 峨边| 额敏县| 丹寨县|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