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老子與孔子的飲酒哲學

    2019-11-15 08:23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老子與孔子都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一個道家一個儒家。老子的自然、陰柔型的哲學與孔子創立的倫理陽剛型的儒家哲學既相互對立,又互補互滲,成為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的兩支巨流。

    中國傳統文化之酒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始終受著中國古典哲學精神的影響。老子與孔子思想賦予了酒文化完美而獨特的審美品格,可見兩大家與酒的關系頗深。

    老子

    酒文化的奠基人

    《老子》認為:“天乃道,道乃久。”酒在中國文化以及中國哲學里,恰是催動人的靈感與激情、激發人的意志與力量、喚醒人的精神與潛質的天作之物;飲酒是人類回歸自然、親近自然,追求天人交感、精神會通的哲學境界的文化行為。

    酒也特具“水與火”的陰陽理念與辯證法則。酒,形似“水”,其性柔也,“老子觀井,上善若水”,老子借水之柔性談人性本真與處世之道。“酒水”雖柔卻充滿剛烈之火,亦柔亦剛。

    老子的酒量極大,飲可百觚,他把飲酒提到文化的高度。把如何飲酒與侍奉國君、孝順雙親、婚喪嫁娶看成同種重要;對酒具,也不只是簡單地將其看成盛酒所用的東西,而是講究飲酒要有相映的酒具來陪襯,創造出一種文化的意境。

    相傳在孔子周游列國,宣傳克己復禮四處碰壁之時,恰遇老子,老子忙備下酒席,孔子邊說邊飲,老子連忙向他灌輸“清凈自正、無為自化”、“無為而不為”的哲學思想和治國方略。但孔子一醉三日方醒,老子告戒他:“飲酒要量力而行,做到不沉、不淫、不湎、不酗,微醺可矣,這樣才能得到飲酒真趣”。這深邃的一句話可謂是道出了飲酒者的風范,善飲者的精、氣、神。

    孔子

    飲酒之宗

    孔子整理過的詩歌總集中,與酒有密切關系的就有釀酒、宴飲、禮俗、酒器、品評以及酒的其他知識乃至醉態,都十分精彩。《詩經》的風、雅、頌中散發出幽雅的酒香和酒文化的內涵,短短三百來篇,有酒的就占了三十篇。

    《十國春秋》載:“文王飲酒千鐘,孔子百觚。” 萬世師表的圣人孔子也是個豪飲之士。孔子強調禮樂治國,而“百禮之會,非酒不成”,沒有酒,禮就失去了存在的形式;有音樂無酒,不能形成歡樂的氣氛。孔子認為,禮具有神秘性、等級性、倫理性和節制性,而飲酒也被納入到四個方面中進行文化闡釋。祭祀中的禮樂,包括酒類、酒器的擺設,各個細節都要求規范,這是孔子以禮論酒的一個特點。

    孔子提倡“飲酒者,乃學問之事,非飲食之事也。”飲酒關系到以德治國、人民安居樂業,適當時需要喝個痛快,感受人間的歡樂。孔子對喝酒理論是身體力行,“酒無量,不及亂”,一個人的酒量有大有小但不要達到醉酒的程度。孔子喝酒亦講究,只喝家里釀的和自備的干凈、清爽、味醇之酒。

    讀道家與儒家的酒論,令人不禁醍醐灌頂。

      關鍵詞:酒文化 孔子 老子  來源:白酒那些事兒  佚名
      (責任編輯:程亞利)
    • 上一篇:葡萄酒的風味都是從何而來?
    • 下一篇:葡萄酒中“干紅”指什么?
    •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高雄县| 邵阳县| 太湖县| 普安县| 故城县| 子长县| 廉江市| 团风县| 鄢陵县| 巴楚县| 张家界市| 台前县| 陵水| 铜川市| 长汀县| 隆昌县| 香河县| 芦溪县| 宜川县| 巩留县| 鄂托克前旗| 杭锦后旗| 海安县| 察哈| 裕民县| 大姚县| 天津市| 阿荣旗| 榆林市| 昭平县| 龙江县| 昭苏县| 宁国市| 阿合奇县| 德清县| 阿克| 牡丹江市| 乐业县| 平远县| 社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