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被嚴重低估和忽視的佳美葡萄,正漸漸贏得人們的尊重。
相比起同樣原產自法國卻在世界范圍內非常流行的黑比諾(Pinot Noir)、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等紅葡萄來說,佳美(Gamay)一直是極不起眼的葡萄品種。除了每年的博若萊(Beaujolais)新酒節,佳美似乎毫無存在感。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忍辱負重的佳美
佳美不算太好的名聲可以說是一個歷史遺留的問題。早在14世紀,當時的勃艮第公爵非常不喜歡佳美葡萄,并且用“可鄙與不可靠”作為理由,頒布正式法令將其“驅逐”出勃艮第(Burgundy)產區。這項法令的頒布也為黑比諾作為統治勃艮第的紅葡萄鋪平了道路。
然而,位于勃艮第南部的博若萊地區的釀酒師們卻不怎么理會這項法令,繼續堅持種植這種風格獨特的葡萄。到了20世紀30年代,負責監管法國葡萄酒質量的官方機構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簡稱INAO)宣布在博若萊產區北部創立10個“特級村莊”(Crus),為博若萊產區自然條件最好的10個村莊:
布魯依(Brouilly)
布魯依丘(Cotes de Brouilly)
謝納(Chenas)
希露薄(Chiroubles)
福樂里(Fleurie)
朱麗娜(Julienas)
風磨坊(Moulin a Vent)
墨貢(Morgon)
雷妮(Regnie)
圣-阿穆爾(Saint-Amour)
盡管如此,博若萊的佳美葡萄酒依然不受酒評家待見。在50年代,博若萊地區普遍流行使用“加糖法”來加速發酵,同時創造出一種獨特的“泡泡糖”香味。這種工藝在80年代達到巔峰,不過現在已經有法令來限制這種行為。
涅磐重生
在1980年代,一部分博若萊釀酒師提出反對“加糖法”工藝、遵循技術時代來臨前的傳統釀造方式、并且減少添加硫(Sulfur)等一系列口號。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們證明了佳美也可以釀造出美妙且能夠展現風土特性的優質葡萄酒。
佳美葡萄目前廣泛種植在法國和美國的葡萄酒產區里,以其簡單易飲、價格低廉而越來越受到歡迎。特別是博若萊的10個特級村莊,他們生產的葡萄酒以傳統方法釀造,甚至使用橡木桶熟成,口味深邃,香氣馥郁,具備一定的陳年潛力,是葡萄酒愛好者的心頭好。
博若萊特級村莊的口碑日益傳播,也使得佳美葡萄越來越受到關注。以往,佳美葡萄酒常常被認為是春季野餐用酒,難以登上大雅之堂,在高級餐廳內也難以覓得其蹤影。如今的佳美葡萄酒卻是許多高級餐廳侍酒師的“秘密武器”——由于佳美葡萄的“全能”特性,用其釀就的葡萄酒可以說是最容易搭配食物的紅葡萄酒。佳美葡萄酒新鮮活潑的紅色水果香氣讓用餐者覺得容易親近,加上其帶有一定的表現力和復雜度,同時價格非常合理,稱得上是人見人愛的餐廳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