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啤酒戰場硝煙:炎炎夏日更需冷思考

    2017-07-18 09:56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炎炎夏日來襲,想必你的夏日娛樂活動必有一項是:約一二死黨,在路邊擼串喝酒。感覺任何美味都不及冒著冷氣的冰啤加上一串串誘人的烤串。然而提到啤酒我們就不能不提,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啤酒468家企業,累計生產4506.44萬千升,比上年同期下降0.1%,這組數據反映出,即便2016年啤酒企業擼起袖子加油干,也沒能再回歸連續數十年的啤酒產量冠軍的寶座。

    而進入2017年以后,近幾個月來,不僅中國啤酒品牌的產量有所下降,就連曾經作為“威脅”中國啤酒產量地位的進口啤酒的數據也不那么好看了。中國啤酒行業問題出現在哪了?

    這是個固定的問答句,然而卻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從理性的數據上來看,中國消費者平均年消費啤酒量為32.4公升,這個數字乘以消費人口的計算結果,絕對不是十幾個零這么簡單的。龐大的消費體量自然也不是某幾家企業或者一個區域內企業能夠滿足的。冷靜思考后,我們發現,曾經我們指責進口酒搶占了國產品牌的市場,曾經抱怨精釀啤酒分擔了市場蛋糕這些觀點,是多么的片面。

    對于啤酒市場來說,真正決策市場導向的只可能是消費者。也正是因為消費者的眼界變廣了,使國內的啤酒行業進入“零和競爭”,這是啤酒市場進入成熟的標志。當消費量開始趨于穩定,消費者從對量的追求滿足后,自然就會加大對質的追求,無論是國產企業還是進口啤酒,甚至我們所說的精釀啤酒,都會將曾經的“擴量”轉向品質與服務升級中來。這一點我們從現在推廣一個品牌付出的費用越來越多可以感覺到,但消費者被越來越多的好奇吸了目光,很難造成對單一品牌的長久忠誠。大眾消費市場變得越來越碎片化,也就造成了啤酒市場越來越多元化的現象。

    如果說十多年前的中國啤酒是走向“合并”,那么當今的啤酒市場則是在同類項中創造不同的價值。但無論怎樣,啤酒這一品類在消費日常的需求中,不會被淡化出視野,只是從原來的品類形象,變成越來越重視品牌形象。這對中國啤酒市場來說,絕對是利好的表現。

    那么在這個夏季,啤酒行業與消費者之間,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關鍵詞:酒生活 酒文化  來源:中國酒業雜志  佚名
      (責任編輯:程亞利)
    • 上一篇:葡萄酒尾貨的秘密
    • 下一篇:酒標上標產區和標葡萄品種區別何在?
    •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龙江县| 宁德市| 德保县| 綦江县| 张家川| 灵台县| 南平市| 安图县| 福州市| 内丘县| 蕉岭县| 南华县| 东台市| 孝义市| 阿拉善右旗| 和田县| 瑞金市| 莱芜市| 安庆市| 衡阳县| 汕尾市| 渝中区| 高密市| 东丽区| 莎车县| 犍为县| 樟树市| 海盐县| 皮山县| 闻喜县| 茶陵县| 重庆市| 浮梁县| 龙门县| 洪湖市| 普安县| 罗田县| 乌海市| 镇原县| 保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