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從古詩中看古代的“一獻之禮”

    2016-07-12 08:45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禮儀,不僅現代人注重,古代更是非常講究的,他們常常把這些禮儀之道放于古詩中,讓人很受啟迪。

    《詩經·小雅·瓠葉》從客人的角度敘寫了周朝時貴族宴飲、賓主酬酢的情形。原詩如下:

    幡幡瓠葉,采之亨之。

    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酋,燔之炮之。

    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從詩中可以看出,獻、酢、酬是古時飲酒的一套禮節,即一獻之禮,賓主各兩爵而禮成。一獻之禮,即古代饗(款待)士之禮,主人禮賓一度獻酒稱一獻。《儀禮·士冠禮》記載:“及醴賓以一獻之禮。”漢鄭玄注:“一獻者,主人獻賓而已……士禮一獻,大夫三獻。”《禮記·樂記》中說:“是故先王因為酒禮。一獻之禮,賓主百拜,終日飲酒而不得醉焉。”鄭玄注:“一獻,士飲酒之禮。百拜以喻多。”唐孔穎達疏:“一獻之禮,賓主百拜者,謂士之饗禮唯有一獻,言所獻酒少也。從初至末,賓主相答而有百拜,言拜數多也,是意在于敬不在酒也。”《儀禮·士昏(婚)禮》載:“舅姑共饗婦以一獻之禮。”又云:“舅饗送者以一獻之禮。”即士之婚禮時,舅姑饗婦或舅饗送親者也用一獻之禮。

    具體來說,一獻之禮即遵循這樣的獻酒程序:主人在斟酒之前,先要下堂到庭中凈手、洗爵,以示潔凈;客人也隨之前往,以避役使主人之嫌。之后,雙方一起上堂,主人先斟酒以敬賓客,客人拜謝后接爵;然后客人入席做食前祭祀,祭畢還要稱贊酒之甘美,待主人答拜后再將爵中之酒飲盡;以上是主人向客人敬酒,稱為“獻”?腿孙嫯呏魅说木淳,再以酒回敬主人,稱為“酢”。主人將客人的敬酒飲畢又自飲后,再次斟酒回敬客人,稱為“酬”。至此禮盡。

    正獻之后,為眾賓按長幼次序相酬之禮,稱旅酬。旅酬之后,賓主飲酒不計數量,至醉而止,稱“無算爵”。

    酒禮是飲酒的禮儀、禮節,“酒以成禮”,我國自古便有此種說法,酒在古人看來,具有極其神秘莊嚴的性格,因此十分受到重視,也體現在古詩之中。

      關鍵詞:酒文化 酒禮  來源:中國酒志網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河县| 红河县| 万年县| 宿迁市| 宝兴县| 武邑县| 苏尼特右旗| 通道| 木兰县| 高台县| 勐海县| 武冈市| 新密市| 芜湖市| 大理市| 镇平县| 车致| 黄冈市| 光山县| 建水县| 湟中县| 柳林县| 葫芦岛市| 连平县| 沅江市| 罗定市| 连城县| 莲花县| 吉安县| 宝坻区| 郯城县| 闻喜县| 龙川县| 东源县| 唐山市| 盘山县| 五大连池市| 金沙县| 武安市| 新晃|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