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品葡萄酒這事兒 為什么得聽英國人的?

    2018-06-01 08:44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前段時間酒圈里出了一篇怒斥英國品酒體系和相關葡萄酒教育的文章,說這是對中國酒文化的文化殖民。一石激起千層浪。通篇文章充斥著狹隘的“愛國主義”和“沙文主義”先不說,但這篇文章引出了一個疑問——英國人在品葡萄酒這事兒上的話語權,到底是不是世界第一?仔細想想其實挺奇怪的,因為英國幾乎不產任何葡萄酒。

    但似乎英國人的話語權體現在方方面面。最全面的葡萄酒工具書,《牛津葡萄酒詞典》和《葡萄酒世界地圖》是英國人寫的;WSET幾乎通吃了葡萄酒專業培訓市場;最頂尖的葡萄酒拍賣行,佳士得和蘇富比成立于英國;英國的酒商更是強大,倫敦是世界葡萄酒交易中心,世界上幾乎不存在倫敦找不到的酒。

    作為一個幾乎不出產任何葡萄酒的國家,為何英國在品酒這件事上話語權這么大呢?更重要的是,我們又該不該在品酒這事兒上聽英國人的呢?

    英國人為何在品酒上話語權如此之大?

    原因是英國有向外輸出品酒姿勢的傳統,而且已經持續了幾百年。這樣持續品酒姿勢的輸出,確立了英國在葡萄酒界的話語權。最開始是貴族和有產階級,后來是酒商,現在是各種葡萄酒專業培訓機構。

    貴族&有產階級

    眾所周知,英國人愛喝葡萄酒。但因為英國太冷,無法種植葡萄,只好大規模從其它國家進口。

    英國對品酒這個事兒的影響就從這里開始。

    17世紀以前,世界上是沒有品酒這回事的。葡萄酒在當時僅僅是一種含酒精的飲品,沒有什么品質可嚴,更沒有人會去品葡萄酒。

    但17世紀的英國貴族和有產階級已經不再滿足于喝平庸的葡萄酒,而他們的財富也讓他們能夠負擔得起好酒。

    這些人的要求直接提升了當時波爾多和香檳的品質。

    原因很簡單,波爾多和香檳在當時最大的出口國是英國(直到今日,香檳第一大出口市場仍然是英國)。客戶爸爸的要求,怎么能不認真做?

    英國人對波爾多紅酒極其狂熱。你可能知道,英國人還有專門的詞“claret”特指波爾多紅酒。

    最好的波爾多,包括以后的幾個1級莊像拉菲,拉圖,瑪歌和侯伯王在當時被釀好后大部分都被直接運到英國,然后會在倫敦的咖啡館里以拍賣的形式售賣(這直接催生了倫敦后來那些頂級拍賣行的成立)。

    而波爾多酒莊為了滿足英國客戶對品質的要求,紛紛改進釀酒水平。很多現代的釀酒理念都是那時被波爾多人發明出來的。包括改進種植技術以提升葡萄質量;只選用一部分最好的葡萄做酒;用橡木桶陳釀等等。

    英國人更是直接確立了香檳的地位。

    香檳在17世紀以前是釀黑品諾干紅的。直到17世紀后半葉,Dom Perignon (唐培里儂)才在香檳產區成功釀制起泡酒。

    有趣的是,法國人自己并不欣賞這種冒著泡的新式葡萄酒,稱其是一種“錯誤”。反而是英國消費者對香檳極為欣賞。

    要不是英國人,可能今天世界上就不會有香檳這種東西了。

    這是英國對世界品酒姿勢的第一次輸出 。這些貴族和有產階級的品味和高要求,也確定了后來英國在品酒上的權威性。

    酒商

    貴族和有產階級輸出完姿勢后,接下來英國酒商接下了棒繼續輸出。

    幾個世紀以來全世界專業度最高的酒商。即使是現在,也沒有哪個國家的酒商敢叫板,說:“我們國家酒商的專業性和業務能力超過英國。”

    就因為英國酒商的專業性,直接確立了英國在品酒這件事情上的話語權。

    在英國當酒商可不是個輕松的差事,對葡萄酒的了解得兼備深度和廣度。

    關鍵詞:酒生活 葡萄酒 英國  來源:酒斛網  陳知人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野县| 舞钢市| 罗山县| 清原| 惠水县| 延庆县| 金沙县| 东安县| 卢氏县| 茶陵县| 双鸭山市| 洪湖市| 禄丰县| 盈江县| 民权县| 炎陵县| 南平市| 宣化县| 延津县| 竹北市| 黑河市| 上林县| 湖北省| 图们市| 治县。| 丰城市| 抚顺市| 体育| 南投县| 罗甸县| 剑阁县| 龙江县| 宜都市| 寻乌县| 隆化县| 峨眉山市| 尼勒克县| 大庆市| 北京市| 边坝县|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