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wǎng) > 酒文化 > 酒生活 >

    紅酒的“酸”和“澀”到底從何而來?

    2018-05-08 08:31  中國酒業(yè)新聞  佳釀網(wǎng)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紅葡萄酒,尤其是干型紅葡萄酒,品嘗起來往往有酸澀感,這也是許多人對紅葡萄酒印象不佳的原因。那么,葡萄酒的“酸澀”到底是怎么來的呢?口感酸澀是紅酒品質(zhì)低劣的象征嗎?

    紅酒的“酸”

    葡萄酒里的“酸”,部分來自葡萄本身,部分則來自于葡萄酒的釀造過程。其中,酒石酸(tataric)、蘋果酸(malic)和檸檬酸(citric)3種源于葡萄果實(shí);另外3種酸,是由酒精發(fā)酵和細(xì)菌活動形成的琥珀酸(amber)、乳酸(lactic)和醋酸(acetic)。

    從葡萄果實(shí)而來的3種酸,會因應(yīng)葡萄品種的不同而含量不同。一般而言,生長在氣候涼爽地區(qū)的葡萄(如長相思、雷司令等)會含有較多的酸,而溫暖地區(qū)的品種(如仙粉黛、西拉等)則相反。

    紅酒的“澀”

    葡萄酒的“澀”,主要來自于單寧(Tannin)。單寧廣泛存在于各類植物、種子、樹皮、木頭、樹葉和水果皮中,是一種天然的酚類物質(zhì)。例如,我們在品嘗綠茶的時候也會明顯地感受到單寧帶來的干澀口感。

    在紅葡萄酒中,單寧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主要來源于葡萄皮和葡萄籽。紅葡萄酒是要保留葡萄皮發(fā)酵的,在發(fā)酵過程中,酒液還會從橡木中汲取一定的單寧物質(zhì)。

    單寧會給葡萄酒帶來“澀”的口感,這種口感是單寧和口腔唾液中的蛋白質(zhì)相互反應(yīng)而產(chǎn)生的。除了帶來澀感之外,單寧對葡萄酒的結(jié)構(gòu)、酒色和口感的復(fù)雜度都有重要的作用,被稱為“紅葡萄酒的靈魂”。

    酸、澀的重要性

    在紅葡萄酒里面,酸澀感是非常普遍的存在。酸澀的葡萄酒并不意味著這是一款品質(zhì)不佳的酒。事實(shí)上,酸和澀(單寧)是葡萄酒具備陳年潛力的重要前提:酸度的存在是評估葡萄酒陳年潛力的參考因素之一,而單寧則為長時間的陳年提供支撐作用。

    一款好酒是酸度、單寧、酒精和甜度相互平衡的結(jié)果。如果沒有“酸”,葡萄酒會缺乏活力,也難以和食物搭配;而如果缺少單寧,則會在口感復(fù)雜度上有所欠缺。

    高酸度、高單寧的紅酒往往擁有較強(qiáng)的陳年潛力,口感圓潤飽滿,但是說到底酸和澀都是個人的感官體驗(yàn),有些人對高酸度、高單寧的葡萄酒難以接受,大可對這類型的葡萄酒“敬而遠(yuǎn)之”,選擇甜度較高、口感順滑的葡萄酒,例如甜白葡萄酒等。

    高溫導(dǎo)致的酸澀

    如前文所述,許多葡萄酒本身就具有高酸度、高單寧的特點(diǎn),但也有部分葡萄酒原本口感順滑,卻由于受到高溫的侵襲而變得又酸又澀。

    我們都知道,葡萄酒需要在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中存儲,大多數(shù)葡萄酒應(yīng)該儲存在攝氏10度~15.5度、濕度55~75%之間的環(huán)境下。如果存酒溫度高于32度,就會給葡萄酒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害。

    具體來說,高溫會使得葡萄酒的單寧更加突出,葡萄酒的口感也會變得更加澀更加猛烈。原本柔和順滑的葡萄酒也會變得粗澀而難以入口。此外,葡萄酒中的果香會被討厭的酸味蓋過。

    因此,經(jīng)過高溫的侵襲之后的葡萄酒,會變得又酸又澀、難以下咽,酒中的果香也會完全消散不見。

      關(guān)鍵詞:酒生活 葡萄酒 酒常識  來源:酒咔嚓  咔嚓君
      商業(yè)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威信县| 北京市| 乡宁县| 上饶市| 乌兰浩特市| 潼南县| 新丰县| 贞丰县| 普安县| 泾阳县| 岑溪市| 石家庄市| 通榆县| 花莲市| 大兴区| 平果县| 抚顺市| 平果县| 大港区| 花莲市| 昌平区| 龙江县| 金山区| 兴宁市| 河南省| 贵德县| 拉萨市| 景洪市| 乐业县| 宁武县| 广宁县| 闵行区| 五指山市| 年辖:市辖区| 荥阳市| 綦江县| 郧西县| 儋州市| 英德市|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