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wǎng) > 酒文化 > 酒生活 >

    酒莊的葡萄真的來自“自家地里”嗎?法國葡萄園所有權之謎

    2018-04-04 08:40  中國酒業(yè)新聞  佳釀網(wǎng)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在法國葡萄酒產區(qū)旅行時,你和酒農聊天,可能會聽他們說自己的土地有一部分是“fermage(租的)”,也有極少部分人會說自己是“métayage(佃戶)”。這兩者有什么差別呢?

    租戶制度Fermage

    “Fermage”說的是,一片土地的擁有者是其他人而不是耕作它的人——也就是說,酒農是土地的“租戶”。2010年,法國三分之二的農業(yè)用地都是以這種“租地”形式耕種的。

    對于一個酒莊而言,“自家的地里種出的葡萄釀的酒”更容易引起人們對產品以及莊主家族的好感——盡管土地真正的主人可能并不露面。

    “Fermage”形式的土地租借在法國葡萄酒產區(qū)十分常見,但我們卻不一定會在酒標上看出絲毫端倪。

    比方說,勃艮第最大的一片“蒙哈榭(Montrachet)”葡萄園,是杜魯安家族(Drouhin)位于普利尼(Puligny)的兩公頃葡萄園。

    其實,這片葡萄園真正的主人,從14世紀開始就是Laguiche侯爵家族。杜魯安家族倒是在酒標上清楚地解釋了這一點,不過兩者之間更像是平等合作,而不是單純的租賃關系。

    但是另一樁葡萄園買賣很少有人知道,酒標上也難以看出端倪:

    1998年,Henriot家族旗下的寶尚父子酒莊(Domaine Bouchard Pere & Fils)買下了William Fèvre酒莊令人饞涎的40公頃夏布利葡萄園(其中12公頃是一級園,16公頃是特級園)。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William Fèvre并沒有把地權轉手。

    當然,由于土地的耕作和管理完全依靠寶尚父子酒莊的團隊,葡萄園的一切事宜他們說了算。只不過在一開始,他們確實僅憑一紙租契在耕作這片葡萄園。到了現(xiàn)在,寶尚父子酒莊已經(jīng)將三分之一的土地買了下來。

    可以想見,圍繞葡萄園租賃的權利和收益,酒農和地主常常爭執(zhí)不休。這也難怪,租戶辛辛苦苦地提高果實品質,令一片或一系列葡萄園聲名大振,促使酒價飆升,而地主只需要坐享由此帶來的長期利好。

    另一方面,根據(jù)《法國民法典》的規(guī)定,最初開發(fā)土地,栽種葡萄藤的是地主的職責,但地主很可能并沒有大量投資高品質葡萄藤的打算——這對租戶而言可不是好消息,勢必造成更多的糾紛和爭論。在各種砧木疾病橫行的如今,開發(fā)時錯誤的選擇可能是致命的。

    不過,葡萄園地主們也有他們的難處,F(xiàn)行的農業(yè)用地租用制度是20世紀40年代制定的,并沒有根據(jù)現(xiàn)在的農業(yè)現(xiàn)狀以及投資政策“與時俱進”。

    這些規(guī)定包括:根據(jù)地價的區(qū)間,由政府決定固定的租金;只要租戶愿意,租借期(通常分9年、18年和27年租期)幾乎是百分百可以延長的——就算地主想賣地也不行。對于買家,租戶也擁有“一票否決權”,甚至如果租戶覺得售價過高(*影響到租金),還可以訴諸法律討個公道。

    佃戶制度Métayage

    在葡萄園用地租賃合同中,租戶需要支付給地主一定租金,作為使用土地的報償。

    但是對于métayage(佃戶)而言,情況就不一樣了。佃戶支付給地主的不是金錢,而是葡萄——通常是三分之二的葡萄歸佃戶,三分之一的葡萄歸地主。

    也正因為如此,佃戶制度對于酒農的激勵作用不如租戶制度,因為酒農拼命努力工作帶來的成果更少一些。

    整體而言,法國只有1%的農業(yè)用地還采用佃戶制度。但是有一個葡萄酒產區(qū)至今還在常規(guī)運用這種制度——我發(fā)現(xiàn)這一點是在去年,對此非常吃驚。

    關鍵詞:酒生活 葡萄酒 法國  來源:Decanter  Andrew Jefford
    (責任編輯:程亞利)
  1. 上一篇:葡萄酒酒標設計概覽
  2. 下一篇:揭秘歌海娜的歷史變遷
  3. 商業(yè)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南开区| 许昌市| 呼和浩特市| 泰来县| 泰来县| 郓城县| 丰顺县| 普兰店市| 蓝山县| 南和县| 庄河市| 韩城市| 甘孜县| 民勤县| 兴城市| 湘阴县| 崇礼县| 石门县| 吉水县| 靖州| 承德市| 五莲县| 梁山县| 博罗县| 垣曲县| 孝义市| 灌云县| 西丰县| 务川| 甘泉县| 都匀市| 冷水江市| 额济纳旗| 田阳县| 金乡县| 大同县| 长沙市| 津南区| 西丰县|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