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像專家一樣品酒 葡萄酒品酒四部曲

    2018-04-02 08:50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品酒 (wine tasting),就像在了解一個陌生人,和扁鵲提出的望、聞、問、切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我認為面對葡萄酒,應該把“問”放到最后,當然不是問酒,是問自己。

    品酒—“望”— 看酒色

    葡萄酒的顏色透露出的訊息比你想像的要多。傾斜酒杯,放在一個白色襯底上面。首先要看酒是否清澈,這是葡萄酒是否健康的指標。

    顏色還可判斷葡萄酒的年齡和酒體。隨著年齡的增長,葡萄酒顏色的蛻變依次為

    紅葡萄酒:紫紅色——寶石紅色——紅褐色

    白葡萄酒:淺黃綠色——金黃色——暗黃色

    很多人都喜歡看“酒腳”判斷酒的好壞。酒腳即搖杯后,酒沿著杯壁往下留形成的一條條流動痕跡。酒腳其實只能反映葡萄酒的酒精度和糖份的高低,和品質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品酒—“聞”—聞酒香

    喝酒時搖杯是在耍帥嗎?其實并不然,搖杯是為了增加葡萄酒和空氣的接觸面積,釋放出更多香氣。

    聞香時,首先確定酒沒有異味(變壞)。因此餐廳的侍酒師總會先倒出一點讓食客品嘗,目的是確認酒沒有變壞。當然侍酒師早已事先品嘗過。葡萄酒的香氣分為三重:一級(primary aromas)、二級(secondary aromas)、三級(tertiary aromas)。

    一級香氣來自葡萄和釀酒過程,一般不同的葡萄品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香味,而且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變化;二級香氣來自釀酒完成后的處理,最典型的是從橡木桶中萃取香氣。還有乳酸發酵的黃油氣息或者氣泡酒酒糟陳年的酵母、餅干氣息;三級香氣來自蘊藏陳年,好的葡萄酒在裝瓶后,隨著陳存,會發展出新的香氣。也可以是長時間木桶熟成帶來的氧化氣息。

    葡萄酒的香氣占其價值的三分之二!

    品酒—“切”— 品嘗口感

    不說不知道,亞洲人、非洲人、南美洲人比白種人的品嘗能力更高;而女人的品嘗能力很可能是男人的兩倍。

    品嘗葡萄酒時,讓酒充盈整個口腔。這時舌頭可以感受酒的甜度、酸度、單寧、酒體等因素。還有一項秘技,嘴里含著酒的時候,嘴唇微微打開呈o型,吸入空氣,讓酒在口腔中與更多空氣接觸,爆發出更多香氣。只是要注意不要嗆到喉嚨噴出來。

    最后,吞下酒后(品酒時通常會吐出來,不然很容易喝醉),留心酒的余韻(finish),即酒的香氣在口腔中停留的時間。越好的酒,余韻越長。

    品酒—“問” — 問自己

    望、聞、切之后,品酒的動作基本完成,接下來就是問自己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這酒怎么樣?(客觀判斷)

    判斷酒的品質主要看三點:復雜度、平衡度、陳年能力

    剛提到的三重香味,如果葡萄酒都具備,那就是非常復雜的酒。要知道,大部分普通餐酒只有單純的果香和酒精味,那是派對“劈酒”用的。

    葡萄酒要達到平衡,必然是酸度、甜度、單寧、酒精、酒體五元并行(沒有甜度則四元并行)。任何葡萄酒喝起來太酸、太甜、單寧太高、酒精太咄咄逼人都是不平衡的表現。換言之,平衡的葡萄酒會給人舒適舒服的口感。

    陳年能力則是對未來的判斷,就像買股票。影響陳年能力的主要是酸度、單寧和酒精。一瓶酒如果酸度充足、單寧澎湃而且具有較高的酒精度,存放十年或幾十年以上絕對不是問題。

    品酒的時候,最好先客觀評價一瓶酒,然后再問一次自己:這瓶酒怎么樣?這時候就是你的主觀判斷,你喜歡這瓶酒嗎?

    對味道的感知其實是記憶的提取,如果這輩子都沒有聞過,試問你又怎能說出那是什么味道呢!你以為某瓶酒已經很酸了,殊不知還有更酸的,這也許只能算中等酸度。

    學品酒沒有捷徑,唯一的方法是運用四部曲不斷品嘗。

      關鍵詞:酒生活 酒文化  來源:酒一搜  
      (責任編輯:李磊)
    • 上一篇:揭秘不同葡萄酒酒塞的利與弊
    • 下一篇:葡萄酒與食物就該這樣配
    •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庐江县| 南京市| 华宁县| 龙里县| 林口县| 蓬莱市| 江北区| 龙陵县| 新丰县| 丰镇市| 抚宁县| 南通市| 钟山县| 安新县| 镇安县| 论坛| 洛扎县| 罗城| 博野县| 长泰县| 平潭县| 西林县| 黄山市| 武安市| 武汉市| 台前县| 尤溪县| 旬阳县| 华池县| 南雄市| 平泉县| 久治县| 洪雅县| 化德县| 磐安县| 延长县| 临漳县| 光泽县| 溧水县| 珠海市| 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