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葡萄酒絕對是葡萄酒新世界里的明星生產國。在2014年,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總出口量和出口額都增長了1.9%,其中總出口量為7億升,總出口額為18.2億澳元。
在上周于倫敦舉辦的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年度品鑒會上,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Wine Australia)的主席布萊恩•瓦什(Brian Walsh)告訴《醇鑒》(Decanter),澳大利亞還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推廣其優質葡萄酒生產國的形象。他還指出,未來澳大利亞葡萄酒要戰勝舊世界的陰影,關鍵在于風土。
“看到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的出口額自2007年以來第一次出現增長,非常鼓舞人心,出口國對澳大利亞高檔葡萄酒的需求上漲是促進這一增長的主要因素,”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的主管安德里亞斯•克拉克(Andreas Clark)說。
瓦什說,他希望在葡萄酒市場復興的情形之下更加努力工作,以把更多的澳大利亞葡萄酒推上跟所謂的“舊世界”葡萄酒的同樣高的地位。
英國是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重要出口市場,但是英國的高檔餐廳往往更關注舊世界葡萄酒。
“在短期里,我們并不打算改變這樣的局面,”瓦什說,“我們要用一種跨時代的眼光來看待這一問題。”
在問到怎樣才能評估澳大利亞葡萄酒是否取得成功時,瓦什說,“當我們確實成功了之后,我們就可以從直覺上感知到。不過現在我們確實已經做了一些可以提高消費者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認識的工作。”
簡單來說,“我們不要用一種對比性太強烈的方式來談論葡萄酒。我們會提到舊世界這個概念,但我們要給澳大利亞葡萄酒自己獨有的詮釋。”
他認為,這部分意味著用一種更開放的眼光來談論“風土”和葡萄品種。澳大利亞的幾個大產區正在進行幾項關于土壤和地理的研究,以挖掘一些具有特色風土條件的種植區。瓦什也協助發現了一處名為“Barossa Dirt”的特色種植區。
“風土是一個全球性的術語,”瓦什說。“法國人在風土方面很有話語權,而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在風土上戰勝他們,這就是我們的未來所在。只有風土才是不可復制的。風土賦予我們的葡萄酒獨一無二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