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酒文化典故之 “高陽酒徒”

    2017-02-21 08:56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想必看過《楚漢傳奇》的都知道酈食其,他幫助劉邦用計攻克陳留,得到大批軍糧。劉邦封食其為廣野君,出使各國諸侯;以其弟酈商為將,進攻秦朝。秋,兵臨武關,食其勸秦將歸降,不戰而下武關,是非常厲害的謀士。典故“高陽酒徒”也出自于他。

    秦末漢初時,陳留高陽鄉(今河南杞縣)有一個叫酈食其的人。他家境貧窮,又沒有職業,只好在鄉里做了里監門(相當于地保)。當劉邦率軍路過陳留的時候,酈食其碰見了一位老鄉,是劉邦手下的一個騎兵。他讓這個人向劉邦推薦自己,說可以幫助劉邦成就大事業。這個小兵真的向劉邦推薦酈食其,劉邦就讓酈食其到驛舍里去見面。

    這天,酈食其來了。門衛進去通報說,酈食其來了,劉邦問:是個什么樣的人?門衛回答:看他的舉止打扮,像個儒生。劉邦不喜歡儒家的教義,曾經往儒生的帽子里撒過尿。這次聽說酈食其是個儒生,便說:我正忙著天下大事,沒有時間見儒生。門衛把劉邦的話傳給了酈食其。酈食其十分生氣,瞪著大眼,手持寶劍,說:“快點!再去告訴沛公一聲,我是高陽酒徒,并不是一個儒生。”

    劉邦見酈食其非同一般之人,便召見了他。兩人邊喝酒邊攀談,談得挺投機。后來,酈食其設計攻克了陳留,為劉邦的軍隊解決了糧草供應,被劉邦封為廣野君。酈食其又將其弟酈商薦歸劉邦,被劉邦封為將軍。楚漢戰爭中,酈食其說齊王田廣歸漢,韓信乘機襲擊了齊國。齊王以為酈食其出賣了自己,便把他烹死了。

    根據這個故事,后人將“高陽酒徒”引為成語,指好飲酒而狂放不羈的人。

    提起酒徒二字,聳人聽聞,實屬小題大做。所謂酒徒,只是嗜酒的人而已。《辭海》說,自稱酒徒,意含狂傲,稱人酒徒,多帶貶義,頗有道理。但在古人看來,意未盡然,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元結,對酒徒就寫了一首頌揚歌,歌曰:“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島。”提到高陽酒徒,漢代稱他功著與國,還有一番酒成大事的記載呢!

    高陽酒徒酈食其(音義基),陳留高陽人(今河南杞縣西南),為漢高祖劉邦的謀士。少有壯志,喜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嗜酒,后來只好充當看管門戶的監門吏。縣中官府和賢豪,都不敢任用,皆稱之為狂生。他堅信不移等待時機。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打起“伐無道,除暴秦”的旗幟,于是天下群雄起而響應。時有項梁起兵會稽,劉邦起兵于沛,起義風暴席卷全國。陳勝、項梁等起義軍路過高陽,皆為酈生鄙視,認為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輩,不能聽大度之言的人。惟獨沛公劉邦,“嫚易人,有大略,此真吾所愿從游”!于是,他自薦于沛公。

    沛公劉邦,字季,為人仁而愛人,不愛生產勞動,喜施舍,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壯年為泗水亭長,是一個地方有名的無賴。他好酒及好色,常醉臥于酒家,又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酒徒,幸醉酒為呂公所識,以女呂后為妻;因醉酒而斬白蛇,得名自負,起兵反秦。公元前207年(二世三年),沛公引兵西,相遇強盜出身的彭越起義軍,遂共同攻打秦軍,戰不利。后攻昌邑不下,乃西過高陽為酈食其所識,當為“大人長者”以求見。

    關鍵詞:酒文化 漢朝 典故  來源:中國酒志網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馆陶县| 颍上县| 南平市| 商都县| 婺源县| 龙口市| 台山市| 新泰市| 镇江市| 尉犁县| 方城县| 子洲县| 崇明县| 灌阳县| 罗城| 桦甸市| 太白县| 裕民县| 岳西县| 深州市| 泗阳县| 卓资县| 阿瓦提县| 裕民县| 日照市| 新民市| 兴国县| 莒南县| 江孜县| 揭东县| 塔城市| 青阳县| 卫辉市| 通道| 西吉县| 裕民县| 水富县| 南涧| 日喀则市| 射洪县|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