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洋河股份公布了2019年三季度財報。繼半年報增速放緩之后,洋河股份在第三季度業績出現下滑。
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10.98億元,同比增長0.63%;凈利潤71.46億元,同比增長1.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65.47億元,同比增長0.13%。
其中,第三季度洋河實現營收50.99億元,同比下降20.61%;凈利潤15.65億元,同比下降23.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3.38億元,同比下降27.80%。
對此,洋河股份表示,公司從今年二季度開始,積極去庫存并改善銷售渠道,暫時導致毛利率下滑,但企業主要產品,比如夢之藍,依舊保持較快增長。三季報體現出來的業績數據不佳,是公司主動調整產業機構,為未來布局的一時陣痛。
據了解,近10年來,洋河股份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大幅超出行業平均水平,但高速增長也為經銷渠道管理帶來挑戰。今年年初,洋河股份的營銷渠道壓力初現。在此種情況下,今年洋河股份針對子品牌過多導致營銷資源分散的狀況,開始著手調整,不僅將資源配置相對聚焦主導品牌,且開始收縮買斷經營品牌。
據洋河方面表示,洋河對海天夢等主導產品實行控貨始于今年6月,所以對上半年的影響僅限于6月份。然而經8月份調研后發現,控貨仍未達到目的,因此在三季度,洋河繼續實施控貨政策,因此也對三季度業績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平安證券研報表示,洋河三季度營收、凈利增速低于市場預期,因為中秋控貨力度超預期。此外,草根調研顯示,洋河到10月底仍在嚴格控貨,并可能延續至11月。雖中秋整體動銷平淡,但嚴格控貨效果開始顯現,經銷商信心開始恢復,主力產品批價也明顯回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洋河2019年以來出現的增速下滑,除了控貨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中高端白酒市場競爭加劇。洋河股份主動調整應對,但最終效果有待進一步確認。目前,白酒行業已經進入擠壓式增長,整個行業的產量是下滑的,另外消費升級導致低端白酒銷量也不好,所以多數酒企都瞄準白酒次高端。而江蘇市場消費能力強,不僅是省內今世緣在搶市場,更多省外品牌,也紛紛布局江蘇市場,加劇了洋河的競爭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季報發布同時,洋河股份還披露了公司股權回購方案。據股權回購預案公告顯示,洋河將使用自有資金10-15億元,以不低于135.00 元/股的價格回購公司股份,預計回購11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737%,而本次回購的股權將用于對公司核心骨干員工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方正食品飲料研報指出,公司2006年實現國改,員工持股,但是后續伴隨公司成長起來的核心骨干并無股份。此次回購激勵不僅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核心骨干積極性,提高內部凝聚力和競爭力,推動公司長期健康發展,也能增強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