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青稞酒發布2017年上半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9億元,同比下降7.74%;凈利潤1.06億元,同比下降29.2%。自2015年三季度報以來,青青稞酒連續8份業績報告凈利潤出現負增長,呈現“失速”狀態,青稞酒到底怎么了?
青稞酒的檻:增長乏力背后
青青稞酒在公告中指出,2017年,行業弱復蘇、強分化、量價背離的趨勢持續,企業呈現積極的發展態勢,但受公司部分產品銷售政策調整、產品迭代因素的影響,公司整體收入、凈利潤還是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對于青青稞酒來講,顯然遇到了困難。年報顯示,青青稞酒從省內市場到省外市場都遇到業績下滑,而在行業中高端白酒銷售普遍增長的同時,青青稞酒從中高端青稞酒到普通青稞酒銷售也同比下降。對于業績下降,青青稞酒指出受營銷政策調整,廣告費用支出、折舊攤銷費用增加的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青青稞酒一直致力于品類教育,但由于青青稞酒消費基礎局限在西北市場,而青青稞酒品牌和價格不足以短期內在全國化放量,尤其是青青稞酒堅持高品質釀造,造成了其性價比消費者熟知的品牌弱,所以業績遭遇增長難題。
新增長極釋放能量,未來增長潛力更值得關注
雖然業績增長乏力,但青青稞酒的調整卻依然在不斷深入,與此同時葡萄酒、電商業務開始發力。
數據顯示,上半年,青青稞酒旗下中酒,葡萄酒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276.9萬元,同比大漲53.68%,其他品牌酒實現銷售收入3760.6萬元,同比增長37.22%,與此同時,電子商務平臺業務3224.3萬元,同比增長26.77%。其中,基于大數據技術服務商的調整,中酒時代銷售收入實現穩中有升,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45.84%,主要原因系本報告期加大銷售力度,收入增加。
中酒時代的未來增長顯然具有很大潛力。按照青青稞酒規劃,以移動互聯網工具為基礎應用的“基于C端的B2B模式”為未來核心模式,以“中酒批”為平臺工具的B2B環節已經在山東和安徽展開試點工作,爭取年內跑通業務鏈條中的全部環節,建立可復制樣板市場。就在半年報發布同時公告稱,子公司中酒時代與合肥市瑞慶酒類銷售共同投資設立安徽中酒聯互聯網技術有限公司,區域發力顯示了其競爭力的深化。
在行業復蘇的大背景下,青青稞酒正在持續進行調整。公告指出,公司通過產品升級換代,轉變營銷模式,即由原來“渠道+廣告+促銷”驅動向“產品+消費者建設+有效傳播”驅動的營銷方式轉變。持續細分青海市場,進行渠道深耕細作,持續提升餐飲、旅游特通渠道經營;聚焦資源打造蘭州第二根據地市場,積極試點開拓河南、深圳等西北以外的區域市場,積極推進中酒云碼、中酒云圖的應用實施,營銷過程向全面信息化轉型,有序推進數據化營銷。
分析人士指出,青青稞酒基本面較平穩,中酒時代和葡萄酒新業務整合值得期待,與此同時,隨著青青稞酒各項調整的深入,對于鞏固市場份額、提升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