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中國酒業持續復蘇,醬香酒的熱度也在不斷升溫。以茅臺、習酒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在今年一季度均取得較大幅度的增長,醬香酒的黃金產區、仁懷茅臺也成為行業和資本市場的“香餑餑”,多家國內名酒紛紛進軍茅臺鎮收購酒企。
隨著市場行情的好轉,仁懷、茅臺地區固有的一些令人深惡痛疾的亂象又開始“大肆作亂”。發霉酒、洞藏老酒、劣質酒、侵權酒、仿茅傍茅等現象對醬香酒的市場和醬香酒的品牌、口碑都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梳理來看,在仁懷地區白酒行業的亂象大致可歸結為三大類,一是仿茅傍茅等侵權亂象;二是內供、專用、特供等虛假宣傳亂象;三是發霉酒、洞藏老酒、長毛酒、原漿酒等劣質酒亂象。
亂象叢生,危害幾何?
“隨著市場的逐步好轉,又繁衍了新的亂象,一些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短視行為不斷涌現,嚴重沖擊我市白酒行業的正常發展,嚴重侵害醬香酒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擾亂醬香白酒的市場。”說這話的是遵義市及仁懷市兩級酒業協會執行會長、秘書長呂玉華。
在近日召開的仁懷市酒類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暨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上,呂玉華表示,這些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短視行為嚴重侵犯了國酒茅臺和地方名優白酒的知識產權,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這已經不是呂玉華今年第一次為仁懷白酒發聲了,早在今年年初,呂玉華便公開表示,仁懷市沒有十塊八塊的原漿酒,也沒有二十塊的。在今年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仁懷酒協為凈化白酒行業發展環境,作了很多工作,源于上述三大亂象的危害實在太大。
此前呂玉華在談及仁懷白酒行業亂象的危害時便怒斥這些行為,他表示,以次充好等各種亂象行為是對醬香酒的犯罪,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遵義白酒和仁懷醬香酒的美譽度。
茅臺酒文化學者,遵義市、仁懷市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周山榮認為,這些亂象的存在會對稀釋醬香酒的品牌效應。他表示,以茅臺為代表的醬香酒品牌達到今天的高度來之不易,如果讓對這些行業亂象坐視不理,長期競爭下去,處于低下游的酒廠品牌不是這些低質酒的對手,在行業中就容易形成“劣幣驅除良幣”的現象。
“(亂象)容易導致食品安全事故,對醬香酒行業的打擊將會是毀滅性的。”著名醬酒專家權圖此前在接受酒業家記者采訪時如此說道。在他看來,仁懷白酒行業的三大類現象首先容易給消費者對醬香酒的認知帶來干擾,其次有很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容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
醬香酒“后宮失火”,仁懷酒協發起品牌保衛戰
前文說道,以茅臺、習酒、國臺等為代表的仁懷市醬酒領軍企業今年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仁懷市擁有釀酒企業和作坊上千家,作為實力不及幾大龍頭的中小型醬香酒企業來說,近兩年來的發展勢頭也相當喜人。
5月24日,酒業家記者在走訪茅臺鎮的一家企業時,該企業負責人對酒業家記者表示,目前發展的形勢很好,收入也較前兩年有了很大的改觀,目前的產能不到1000噸,正準備擴大產能到2000噸左右。
在醬香酒發展勢頭迅猛的大環境下,仁懷白酒行業的這些亂象無疑是在醬香酒的“后宮”點起了一把火。在采訪中,一位茅臺鎮酒企的負責人認為,這些亂象之所以猖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部勢力”在作祟。
這位人士所說的“外部勢力”是指,一些不是仁懷本地的投機分子,借用貴陽花溪某花山酒廠以及清鎮、烏江等地的酒廠資質通過一些電商平臺注冊,大肆生產銷售所謂的“茅臺鎮原漿酒”,9.9元包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