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12月份開始,原本一直低調的茅臺頻頻發出重磅新聞。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茅臺大區制調整,賦予銷售經理更多的權限,“甚至有可能代表茅臺與經銷商成立合資公司”,一時間眾說紛紜。微酒記者展開調查,經過多區域酒商的采訪,了解到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近期在密集進行區域調研,得知一些茅臺的最新情況。
任務完成情況好,價格控制好
春節期間茅臺價格上漲,采訪中經銷商表示今年年底銷售大幅度超過自己的預期,終于開始賺錢了。而目前市場批價也好于自己的預期。據知情人士透露,一月份茅臺完成銷售7000噸,完成了全年銷售任務的1/4。據券商調研,茅臺貴陽、江蘇、上海等地的經銷商有的已經完成全年銷售的一半。安徽全省茅臺總配額是330噸,合肥約110噸,一月份執行量超過30%。
關于定制酒——嚴控
關于定制酒,是最近行業的熱點話題。茅臺在2015年推出了很多“蘋果式”的產品,如小規格,金色裝等等。據稱在李保芳書記與區域的交流中,有經銷商反饋了對個性化產品過多,針對這個問題,會議稱個性化產品要控制,有些規格小的產品與1斤裝產品差異并不是很大。
關于區域公司——試點
而最近業界傳得較多的茅臺在各省區建立新公司,讓酒商參股的事情。李保芳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成立公司的目的是為了規范市場,合理調控市場需求。但也存在一些爭議,比如新公司成立后,對于公司的管理,是由經銷商自己管理還是和原有的銷售分公司合作的問題。
李保芳認為,只要能保證市場價格和經銷商利益,公司可以不去控股,對于成立新公司的事情,經銷商要拿出方案,在征得總公司同意后,可以進行試點運營。
關于酒商盈利問題——優化隊伍
茅臺酒商如何盈利問題,是每次茅臺座談會上,均會被提及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李保芳的觀點是所謂不盈利的酒商,主要原因在于自身沒有一個穩固的市場基礎,以前行情好的時候,都是靠關系團購賣酒,經銷商本身就沒有去踏實的做市場。
對于現在有些經銷商說不賺錢不能都歸于茅臺的責任,其中有些不賺錢的是在自身的原因。所以,我們要不斷優化經銷商隊伍,強化經銷商隊伍的市場開拓和建設能力。
另外,有酒商反應,此次茅臺座談會與以往有了較大的區別。“據李保芳說,以往茅臺高層到區域后,先和區域營銷管理人員開會,然后再和酒商座談。最近各地的會議省掉了第一次會議,直接三方會談。其開放性更強了。”酒商認為,此次座談會確實感受到2016年茅臺有不少想法,務虛性不那么強了,相信他們也將逐漸一一予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