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新聞 >

    福建市場:啤酒稱霸 白酒、葡萄酒平分秋色

    2019-02-18 08:54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福建位于中國東南部,依山傍海,風景秀麗。作為早開發的東部沿海省份,雖然人口只有不到4000萬,但是經濟在我國一直處于中上游水平,其中泉州、廈門作為有著悠久出海歷史的口岸,有著深厚的“僑鄉”文化底蘊,一直以來也是吸引華僑回家投資的主要陣地。

    相比起福建經濟的發展,福建白酒市場就要顯得“寡淡”得多。當地的經銷商向快訊君透露:福建的酒水消費,風格各異,百花齊放,白酒、葡萄酒、啤酒、洋酒各種品類都能被本地消費者接受,形成了“紅旗不倒、彩旗飄飄”的消費格局。

    1、紅旗不倒,彩旗飄飄

    據業內知情人士透露,福建省2018年酒水市場的消售總額在200億左右,其中,啤酒份額最高,達到80億以上的規模,外來洋酒占到30億左右的份額,葡萄酒50億左右,而在全國其他區域市場都占有絕對優勢的白酒有50億左右的份額。可以說是:白酒“紅旗”依舊不倒,但是外來酒水“彩旗”飄飄。

    而在這本就不大的50億白酒市場蛋糕中,茅臺一馬當先獨占15億,濃香代表五糧液也獲得8億左右的份額,在福建市場上有“近水樓臺”優勢的四特酒,近年來市場呈現一定幅度下滑,目前只有1億左右的銷售體量。同時由于福建本土缺乏強勢的白酒企業,福建116家注冊白酒企業,2018年的總銷售額不超過20億。

    在香型品類格局上,其他省份興起的“醬香熱”在福建省依然強勢,在茅臺酒的強勢引領之下,醬香型白酒在中高端白酒市場上占據了70%左右的市場份額,習酒是醬香型品類中漲勢最為明顯的代表企業。

    中低端價位段方面,米香型白酒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本土消費者對于本土企業的米酒依舊保有較高的消費忠誠度。“醬香占據高端市場,清香增勢明顯,濃香型市場空間遭嚴重擠壓,近幾年以20%左右的速度銳減”談到福建酒水格局時,一位本土經銷商如是透露。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白酒、葡萄酒、啤酒、洋酒共聚酒業“斗室”

    由于臨海的緣故,福建省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外出探索的重要窗口,泉州早在唐宋元時期就已經是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由福建走出去到的華僑已經遍布全世界,一項公開的數據顯示,福建省人口只有3900萬,但是旅居海外的華僑卻達到了1900萬之多,且每年都在增加。華僑經濟是福建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催生了獨特的福建酒水消費習慣,雖然總額不大,但是格局卻異常的復雜。

    以地理條件作為區分,福建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更為活躍,以廈門、泉州、福州等城市為例,消費者在酒水消費時熱衷于高端白酒、葡萄酒、進口洋酒以及精釀啤酒等。

    受氣候影響,福建省內大部分消費者都熱衷于喝啤酒,福建本地啤酒行業做過相關統計,福建省每年人均飲用啤酒近60升,按每瓶啤酒550毫升計算,每年每人消耗啤酒近百瓶。隨著近年來精釀啤酒這一細分品類的崛起,啤酒銷售額大增,最終形成了福建逾80億的巨型啤酒區域市場。

    其次,廈門島內人均洋酒消費位居全亞洲第一,足以見廈門消費者對洋酒的熱衷和不俗的消費能力。因此在選擇白酒時,會更愿意選擇高品質的高檔白酒。而在福建省內陸地區,白酒的消費占比會更高一些,但是集中于中低價位段的米酒或本地的高粱酒或黃酒,大眾消費酒水中、低度化趨勢明顯。

    快訊君還了解到,正是因為這種低度化的消費趨勢,福建才會成為葡萄酒消費的重點省份,不少葡萄酒品牌都把福建省歸類為重要市場,消費者也樂于接受。

    有經銷商向快訊君透露“福建省200元以上的盒裝白酒銷量占比超過40%,消費水平較高也是福建消費者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不少名酒企業也可以憑著深厚的品牌底蘊在福建取得不俗的銷售成績。“茅五劍”之一——劍南春就打著“中國三大白酒”的旗號,憑借在中檔白酒市場上超高的性價比得到福建消費者的認可,在商務宴請及中高端宴席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2018年銷售額達到3億左右。

    3、閩酒振興,路在何方?

    2013年,福建省酒協第一次會員大會上“閩酒振興”被重新提起,制定以“提高認知度,提升品牌影響力”為手段“讓更多閩酒進入公眾視野”的振興戰略。

    到如今,五年過去了,閩酒的振興之路似乎仍然撲朔迷離。

    根據《福建省白酒生產企業名錄》的數據顯示,2018年,福建省注冊的白酒生產企業一共116家,多數企業都處于立足于小區域的小規模生產生產階段。以龍巖市永定縣為例,這個不到50萬人口的縣級區域就有包括金豐、鑫源、流芳泉在內的六家酒企,除了金豐的年銷售量可以過億之外,其余幾家都處于這個水平之下。

    在福建省的低端酒水市場,本地酒占據了優勢。代表產品有亞洲釀酒廠的廈門高粱酒、米酒、丹鳳高粱酒、百世威的米酒、龍巖永定的中華米燒酒以及建歐黃華山米燒酒等。在本地品牌中,只有武夷系列和丹鳳系列具有一定知名度,可仍沒有發展成為強勢品牌。

    究其原因,“閩酒振興”的戰略提出之后,主要的推廣動作集中在酒廠的技改和擴建上,近幾年,福建誕生了一大批達到國家級標準的旅游觀光酒廠。“酒廠變好看了,但是酒依然不好賣”成為了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原福建金豐釀酒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文光會從市場推廣、企業運作和品牌建設三個方面分析了福建白酒企業發展中的局限:

    市場推廣:福建總體的酒水市場很小,白酒市場更是受到了其他酒類的強勢擠壓,因此很少有名酒企業會把福建當成重點市場進行推廣,這造成了福建白酒市場的孱弱,這兩點互為因果;

    企業運作:目前福建省酒企的發展多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而白酒行業在福建的經濟格局中占比很小,因此很少有一些實質性的利好政策,酒企在運作方面也會趨于保守;

    品牌建設:福建各個區域都各具特色,福建也是客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建設旅游觀光工廠是一條可行的發展之路,也誕生了一些區域性品牌,但是運作方面十分保守,往往選擇在產區100-300公里的半徑以內發展,很少有品牌跨區域經營,因此很難形成省級的區域強勢品牌。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由于近年來行業的整體回暖,福建市場內很多“業外資本”跨界到了白酒行業“掘金”。而這些跨界資本多數不懂得白酒品牌成長以及建設的規律,缺乏“工匠精神”,部分跨界酒企甚至處于沒有營銷團隊、粗放型的家族式發展階段,過于簡單粗暴。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一些經銷商開始結合福建本土的傳統強勢產業——茶業,進行了“茶酒融合”的嘗試,借助茶品宣傳、茶酒套裝銷售等等。

    福建酒水市場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如平靜的海洋般暗流洶涌。走在改革開放的先發展地區,福建也是極具消費能力但是又欠開發的酒業沃土,短時間內“閩酒振興”可能仍然不會取得重大的突破性發展,但絕不能忽視這片土地的發展潛力。在行業進入“頭部競合”時代之后,福建省也急需一個區域龍頭企業引領,到那時“閩酒振興”會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閩酒才有可能像“鐵觀音”一樣譽滿天下。

      關鍵詞:福建 閩酒 轉型  來源:糖酒快訊  李一卓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灌阳县| 乐山市| 和龙市| 江山市| 佛教| 廊坊市| 若尔盖县| 长顺县| 扶风县| 红河县| 屏边| 秭归县| 巴林右旗| 双江| 苏尼特右旗| 喀喇沁旗| 雷州市| 石河子市| 外汇| 高陵县| 铁岭县| 齐齐哈尔市| 贵港市| 英德市| 旺苍县| 通道| 宣恩县| 泰和县| 东乡族自治县| 虎林市| 平安县| 古丈县| 辛集市| 革吉县| 伊宁县| 龙南县| 瑞昌市| 广昌县| 融水|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