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組織召開了2017年重點工作會議。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劍南春、水井坊、沱牌舍得以及豐谷7家川酒企業;國內白酒專家曾祖訓、賴登燡;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協會理事長王少雄、會長王國春、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玉山;高校及科研院所;省內各地市協會以及多家媒體與會。會議由協會副會長陳吉福主持。
四川和貴州兩個大省酒業協會的年會歷來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因為盡管我國白酒生產企業眾多,四川依然是國內最強大的白酒生產制造集群。尤其在白酒產業調整四年后的今天,在白酒新一輪復蘇的大趨勢下,川酒作為擁有全國知名品牌最多的省份,一舉一動更值得行業關注。
2016川酒走過的步伐
事實上川酒也對得起行業的這種關注,回顧2016川酒走過的步伐,不難看出川酒重新領跑行業發展,已成為可以預見的格局。
首先是川酒與資本的再度聯手。五糧液募資增發、水井坊“ST”摘帽、全興有資本進入,聯想也一直在川內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新希望在做收購調研,鳳凰在綿竹的廠已經投產……這是川酒企業在資本市場最被關注的動態。
除此之外,四川政府也在不遺余力打造省級產業資本平臺——四川發展酒業投資有限公司,和基金總規模30.15億元的四川發展純糧原酒股權投資基金同時亮相,在產業鏈條的不同層面為川酒產業注入金融和資本的支持。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對此表示:在調整帶來的產業升級競爭中,川酒在各路資本的投資意愿中排首位。
資本能優化的確能加速產業升級,但對酒企來說,練內功同樣重要。劍南春此前披露的數據信息顯示,上半年利潤率曾達到37%的歷史最高水平。
沱牌舍得完成改制之后,對產品體系和營銷體系進行了優化,砍掉很多分支品牌,只保留了舍得幾個核心品牌,2016年前三季度利潤增長顯著。
在五糧液1218大會上,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中國表示,在有限范圍、可控區域大力推進新型產權關系、新型渠道、混合所有制合作模式的探索。
瀘州老窖啟動“瀘州老窖釀酒工程技改項目”,旨在優化產業結構,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這些消息標志著領頭企業在技術、產品、營銷方面早已開始修煉,發展前景持續向好。
此外,川酒研究年輕消費者喜好,創造性地提出了“年輕化酒品”這一概念。2016年,四川省政府在成都啟動四川新生代酒品戰略,實施白酒產業供給側改革戰略,大力開拓川酒新渠道、新市場。
隨后,五糧液宣布加重年輕化酒品的投入,成立宜賓五糧液新生代酒業有限公司,全方位為切中這一消費群體研究服務提供產品。
同時,五糧液推出三大系列40余款新品夜場酒,與成都多家酒吧簽訂合作協議。瀘州老窖年底以“濃香炫未來”的雞尾酒配方發布會驚艷四座。水井坊則通過一場場評鑒會,以白酒為基酒制作的特調雞尾酒參加法國雞尾酒周,將白酒玩出新花樣……用消費者能接受的方式推介中國白酒。
川酒還在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方面大力布局。伴隨著白酒業的復蘇,川酒巨頭加快了國際化的腳步。美國肯塔基、英國倫敦、澳大利亞悉尼、意大利米蘭……近兩年來,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出現了五糧液品牌推廣的身影。五糧液也表示,計劃穩步提升海外銷售收入。
盡管有這么亮眼的成績,川酒的問題也相當明顯,產業調整帶來的產能過剩危機對產業鏈最上游的四川原酒沖擊嚴重,川酒主產區原酒企業停產停工現象較為普遍,很多企業都深陷資金鏈緊張的困境。此外,有一部分川酒品牌“會產不會銷”的情形仍沒改變,如無法正確搶占產業鏈兩端的品牌營銷、產品設計,面臨掉隊的危險。
綜合上述種種,2017年,川酒在打出引入資本、內部改革、推出戰略新品、布局新興渠道等組合拳之后,還能引領中國白酒業再次突破嗎?
為四川酒企保駕護航
中國白酒金三角協會負責人在今天的年會上表示,2016年1-11月全省規模以上企業產量355.9萬千升,增長9%;95戶白酒重點監測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046.03億元,增長7.86%利潤125.97億元,增長13.19%。
五糧液銷售收入企穩回升,郎酒重返100億元,瀘州老窖回升較快,劍南春創下歷年新高。預計全年全省白酒銷售收入增長6%以上,銷售利潤率接近10%。整體市場占有率依然較高,產量約占全國30%,銷售收入約占全國25%,主要經濟指標穩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