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大型商超,確實有很多低價的葡萄酒很吸引眼球,二三十元的進口酒不在少數。這一部分產品中多數來自超市自采。但是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這些葡萄酒中大部分都不是傳統認知意義上的“名牌”。
有熟悉商超渠道的業內人士認為,縱然商超有足夠實力自采葡萄酒,但是多數是以低價產品為主,對消費者的吸引也多半是出于實惠的價格。他們不可能沒有品牌運營商的產品,因為超市需要更好的品牌。某行業內人士表示:“超市憑借自身的零售優勢確實可以拿到低價產品,但是一些響當當的品牌依然掌握在專門做酒的酒商手里,畢竟超市不是專門運作品牌的公司,好的品牌也會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對大型超市來說,品牌商依然存有很大的機會。
親民之下,利潤從何而來
如今,商超渠道早已不是國產葡萄酒一統天下的時代。在零售業發達的城市,一個大型超市中可能會有數百個進口葡萄酒單品,條碼數超過國產酒是常有的事,而且價格都比較親民。比如在大潤發、沃爾瑪、永輝等超市中,大部分的葡萄酒價格都在200元以內,進口酒銷量最好的是100元以內,這也說明了葡萄酒的大眾消費時代已經到來。
現在所有葡萄酒的銷售渠道都在談親民,而商超渠道是最容易親民,因為商超的消費者購買葡萄酒的目的大多是用來自飲。所以50~200元的葡萄酒占據商超80%左右的貨架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是我們的市場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
深圳智德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惠表示:商超是一個主張性價比特別高的渠道,因而企業要非常明確自己的產品鏈條。如果想進入商超渠道,酒商可以嘗試以下幾步。第一步,代理知名品牌。如果我們有強大的資金能夠代理到國際知名品牌,可以說已經走上了進入商超的捷徑。當然,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接觸到知名品牌,那我們還可以選擇第二步,聚焦區域市場。每一個區域市場都有各自的特點,當我們了解了想要長期發展的市場的特征后,就要為其選擇一些有特色的產品。有時候,“不求最好,只求不同”可能更能滿足我們發展的需要。第三步,做好與消費者的互動。既然我們選擇了商超渠道,我們就要做好為消費者服務的準備。未來,家庭消費是葡萄酒消費的重中之重,因而只有與消費者產生了共鳴,你的品牌才能長期在商超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