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重新進入上升通道之后,市場的樂觀情緒也再次被點燃,不少投資者又開始蜂擁進場。
“不要猜茅臺的頂在哪里,也不要分析背后的邏輯,只要跟著趨勢做就行了。”華南某私募人士對第一財經稱,貴州茅臺高度鎖倉的格局并沒有改變,進場的主要游資和短線資金,只要不出現急跌,前一個交易日尾盤買進、次日賣出,如此反復操作,就能獲得較好收益。
市場過熱甚至是有些狂熱的情緒,由此可見一斑。那么,貴州茅臺股價此次連番上揚,背后的邏輯又究竟是什么?
“茅臺現在的情況,跟2012年到2014年時的蘋果有點像。”有業內人士認為,貴州茅臺與幾年前的蘋果,相似之處不是技術、創新能力,而是兩者共同都實現了高度市場占有率之后,股價受已經形成的龍頭乃至寡頭地位驅動而大幅上漲。
貴州茅臺在此方面也與蘋果有類似情況。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A股19家上市酒企總營收1259.94億元,同比增幅29.47%,總凈利潤413.72億元,同比增幅42.71%。
而在同期,貴州茅臺一家的利潤規模,就已接近全部上市白酒企業的一半。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底,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424.5億元,同 比增長59.4%,扣非后凈利潤200.8億元,同比增長60.12%,約占上市白酒企業凈利潤總額的46.5%,營業收入占比也接近35%。
“茅臺還不能說是壟斷或者寡頭,但肯定是獨一無二的龍頭。”廖云龍稱,貴州茅臺上漲的直接原因,是市場對其業績的樂觀預期。而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最近幾年的市場流動性、社會財富的快速增長,消費力上升后帶動的消費升級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