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公司 >

    丁雄軍緣何感恩仡佬族,仡佬族傳承今何在?

    2021-10-09 12:32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近日,茅臺新董事長丁雄軍先生在演講中表達了對仡佬族的感謝:“我查了一下歷史資料,本土最早釀這個酒的是濮人,也就是現在的仡佬族。我們感謝老祖宗,是他們不斷探索、總結,給我們傳下了這套傳統釀造工藝。”

    長期以來,貴州茅臺一直是醬香酒的代表,其背后獨特的釀造工藝功不可沒,而這一切還要從仡佬族說起。

    仡佬族酒祖三王

    史載,濮人是赤水河岸(今茅臺附近)最早的土著民族,仡佬族就源于古代“濮人”。據《濮祖經》記載,新石器時代,一名叫“達貴”的濮人在狩獵時意外發現了釀制技術。由于味香醇,故而稱其為“香水”,這便是先期“酒”的雛形。農耕時代,濮人“酒不力”以糧食為原料釀制的“香水”味美且香,迅速在族群中流傳開來,并被稱為 “撈糟”。夏代時,濮人建立的國家“大元國”興起,大元王鼓勵“酒不力”的后代多產“撈糟”,并賜名 “枸醬”,從此“枸醬”興起。司馬遷的《史記》中最早記載了醬香酒的源起,公元前135年,第一壇醬香酒誕生。彼時“醬香酒”被稱為“枸醬”,使用的是仡佬族的釀造技藝。

    仡佬族酒文化博物館

    仡佬族釀酒工藝的精髓就在于“多次高溫堆積發酵”,原料須經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并經過五年以上窖藏方能出廠,出酒率低,品質上乘。這一套工序獨特且極具民族特色釀造工藝被稱之為“捆籽釀酒法”。

    新中國成立以后,許多私營企業根據號召,紛紛轉為公私合營或國營。1953 年,成義(華茅)、榮和(王茅)、恒興(賴茅)三家私營酒坊完成合并,正式名稱變更為貴州省茅臺酒廠。傳承了仡佬族釀酒工藝的茅臺由此誕生,從此開啟了國酒茅臺的傳奇征程。

    雄正, 醬香酒本來的味道

    2019 年,仡佬族釀酒技藝被列入貴州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類名錄。五年的非遺申請之路,源自雄正酒業創始人張再彬的不懈努力。張再彬先生同時也是貴州省仡佬族釀酒技藝的非遺傳承人、貴州省仡佬學會副會長。

    作為仡佬族釀酒工藝非遺傳承人,張再彬先生始終堅持挖掘和傳承仡佬民族特色傳統文化,弘揚民族傳統釀酒技藝。嚴格遵守技藝工序,堅持使用傳統工具手工釀造,堅持草本植物制曲、凈身祭祀的傳承。堅持遵循端午制曲、重陽下沙的古訓,確保每一瓶酒都原汁原味。張再彬先生立志讓每個家庭都能喝到一瓶茅臺鎮仡佬民族傳統工藝釀制的醬香酒。

    公元前135年,仡佬族釀出第一壇醬香酒。

    公元1953年,茅臺誕生,青出于藍。

    雄正,醬香酒本來的味道,

    仡佬族非遺傳承人釀造。

      關鍵詞:仡佬族 醬酒  來源:佳釀網  企業投稿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山县| 青田县| 梅河口市| 阳朔县| 读书| 云安县| 清镇市| 龙门县| 克拉玛依市| 平泉县| 阳新县| 扎鲁特旗| 察隅县| 资阳市| 巢湖市| 手游| 岳池县| 芮城县| 凌云县| 桂林市| 云梦县| 浦东新区| 红河县| 措勤县| 广汉市| 当阳市| 台北县| 延津县| 亚东县| 武平县| 南岸区| 金山区| 崇义县| 元江| 霸州市| 双辽市| 大同县| 八宿县| 原平市| 古蔺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