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寒流-智利
秘魯寒流是寒流中最強大的一支,沿南美洲西海岸從智利南端伸延至秘魯北部,在北端可伸延至離岸1,000公里之遠。而在這里有一個新世界產酒國——智利。智利是一個狹長的國家,南北跨度大,南至南緯57°,北至南緯18°,其葡萄園主要位于南緯30°-38°。此緯度與北非的埃及、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等國的北部地區緯度相近,這些地區都是眾所周知的炎熱之地,沙漠遍布,著名的撒哈拉沙漠(the Sahara)便是位于此。
相近的緯度,北半球為沙漠,南半球卻盛產葡萄佳釀,這都得益于伴隨智利國土往北延伸的秘魯寒流。西海岸的寒流使得智利的氣溫有所下降,由南至北孕育了四大葡萄酒產區——科金博(Coquimbo)、阿空加瓜(Aconcagua)、中央谷地(Central Valley)和南部產區(Southern Regions)。連黑皮諾(Pinot Noir)、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等喜涼的葡萄品種也能在此緯度下生長,阿空加瓜的兩個子產區卡薩布蘭卡谷(Casablanca Valley)和圣安東尼奧谷(San Antonio Valley)的黑皮諾和長相思便是智利的奇跡。要知道,黑皮諾最著名的產區勃艮第(Burgundy),其最南端的緯度都達到46°,所以秘魯寒流確實是大自然對智利這個狹長國家的美好饋贈。
本格拉寒流-南非
圖片來源:WOSA
本格拉寒流位于非洲南部西海岸,自南向北流動,與秘魯寒流一樣,也是使得臨近大陸降溫減濕。非洲唯一一個知名的產酒國南非便是在本格拉寒流的影響下孕育了其西南部的葡萄酒產區,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斯特蘭德(Stellenbosch)產區。南非的葡萄園位于南緯32°-35°,三面環海,背靠非洲大陸,在世界葡萄酒產區版圖上宛如點綴于非洲大陸南端的一顆紅寶石,當地葡萄酒使南非這個國家熠熠生輝。南非葡萄酒產區由于低緯度和寒流的共同影響,既能生產晚熟的赤霞珠和當地特色品種皮諾塔吉(Pinotage),也能生產喜涼的霞多麗(Chardonnay)和黑皮諾,且保持著不錯的酸度。盡管南非葡萄酒在全球葡萄酒市場中所占份額并不是很大,但是它的知名度卻日漸上升,本格拉寒流功不可沒。
加利福尼亞寒流(California Current)-美國加州(California)
加利福尼亞寒流位于美國西海岸,自北向南流動,由其名字便可看出此寒流對加州影響頗大。加州是一個重要的葡萄酒產區,1976年的巴黎審判(the Judgement of Paris)中加州葡萄酒就曾一度擊敗傳統產酒國的葡萄酒,奪得頭籌。其葡萄園所處緯度為北緯34°-40°之間,此緯度下的地區理應屬于較為炎熱的氣候,但因為受寒流的影響,海面空氣涼爽,海風將涼爽空氣吹向陸地,使得臨海產區如索諾瑪縣(Sonoma County)、圣克魯斯山(Santa Cruz Mountains)和圣巴巴拉縣(Santa Barbara)等受涼爽海風以及晨霧的影響,盛產高品質的黑皮諾和霞多麗。而納帕谷(Napa Valley)這個也位于沿海地區但沒有直接臨海的產區能生產出赤霞珠、西拉(Syrah)和仙粉黛(Zinfandel)等喜熱的紅葡萄品種,寒流帶來的海風和晨霧使得早晚溫差較大,紅葡萄品種能保持較好的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