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填充塞
填充塞猛的一看很像天然軟木塞,但用指甲刮一下塞子表面,會發現有類似油漆一樣的物質。
六、玻璃塞
是以玻璃和內側一圈PVC密封環制成,同時避免了葡萄酒氧化和TCA污染。但玻璃塞的推廣比較緩慢。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高昂的造價和完全手工封瓶,使得每只玻璃塞的成本高達70美分;二是相應的灌裝設備還沒有在全球普及。
七、螺旋蓋
螺旋塞就是俗稱的“金屬蓋”,是用金屬材料制成的酒塞,一般為鋁制。螺旋塞的優點很明確,比如無需開瓶器,方便開啟;不用擔心TCA污染;而且密封性強,對于適飲期10年內的酒,用螺旋塞可以更好地保持酒的新鮮度和品質。
我身邊的朋友們對酒塞的排序是這樣的:天然軟木塞最好,碎木塞其次,橡膠塞最差,螺旋塞是給飲料用的,什么,還有玻璃塞?這也基本上代表了國人對酒塞的主流認識。在央視做的一項調查中,高達85%的受訪者認為使用天然軟木塞的酒品質更高。
瓶塞好酒代表酒好嗎?
先放結論
好酒基本會選用好塞子,但好塞子可不一定封裝的都是好酒。
時至今日,碎木塞已經可以達到相當的品質了,在傳統觀念下只能用來裝低端酒的碎木塞,也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
據說波爾多某些右岸酒莊甚至會堅持在莊內最好的酒上使用碎木塞。原因就是為了防止TCA污染,這就說明,
在如此尊重釀酒傳統的法國,對酒塞的理解也是更重功能性的。
而螺旋塞更是過去幾年的熱門話題,大家在爭論了幾年之后,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共識。螺旋塞能很快在新世界普及,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受原材料的限制。要知道,全世界大部分栓皮櫟都種植在地中海,假設一個澳大利亞的酒莊要用天然軟木塞,就要遠跨重洋從地中海運過來,成本高昂。而螺旋塞就完全不受這方面的制約。不過這是對酒莊的好處,對飲用者呢?也有好處,一是瓶塞成本降低了之后,酒莊有動力降低最終售價,或者把這部分省下來的成本用來改進釀造技術,最終受益的也是飲用者。另外就是避免了由木塞引起的TCA污染。
早年爭論的焦點是螺旋塞的“還原反應”問題。初期的螺旋塞幾乎100%隔絕了空氣,在缺乏微量空氣滲入時,酒液內的芳香分子與硫化物分子之間會產生化學反應,使酒有一種硫磺的臭味,這叫做“還原反應”。后來利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在螺旋蓋內側加了一層透氧膜,實現了微氧作用,應用在不需要陳年長達二三十年的酒上,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說到這兒,你基本上就知道這部分標題的答案了吧,不要看酒塞,不要看酒瓶,也不要依賴酒評家,最可靠的,只有自己的舌頭,喝的多了見的多了,自然就能分辨出好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