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晚間,張裕A(000869.SZ)發布了關于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司(下稱“深交所”)管理部《關注函》的復函,引發投資者圍觀!
據悉,張裕A于2011年5月11日披露的2010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告顯示,聘任王仕剛擔任獨立董事的議案獲得通過。
王仕剛自2011年5月10日至今,已連續擔任張裕A獨立董事超過6年。
對此,深交所管理部向張裕A下發了《關于對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要求張裕A結合《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深圳證券交易所獨立董事備案辦法》等的相關規定,在2018年12月26日前書面答復,說明王仕剛任職時間是否符合規定,如否,請按照相關規定盡快更換獨立董事。
同時,深交所管理部提醒張裕A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嚴格遵守《證券法》《公司法》等法規及《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針對以上內容,12月25日晚間,張裕A發布公告承認,本公司獨立董事王仕剛已連續擔任獨立董事超過6年,不符合《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獨立董事備案辦法》等相關規定。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知錯就過!
張裕A方面表示,將立即尋找合適的獨立董事接替人選,在2018年度股東大會上聘任新的獨立董事,更換王仕剛。
“作為一家老牌上市公司,張裕A竟然會在聘任獨董上違規,這真是低級錯誤啊。”一位長期聚焦食品飲料行業的證券從業人士告訴《五谷財經》,正如深交所管理部所提醒的,張裕A真要好好反思內部管理規范了,否則,不知道以后還會鬧出什么笑話。
2018年前三季度,張裕A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8.6億元,同比微增1.65%;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接近7.7億元,同比降幅在5%以上。
對此,張裕A方面給出的理由是,受到原料及包裝材料價格上漲、折舊增加等因素影響,公司凈利潤小幅下降。
無獨有偶!
2018年前三季度,中葡股份(600084.SH)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84億元,同比下滑4%左右;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仍未負數,約為-0.84億元,處于持續虧損狀態。
其中高檔酒和中低檔酒銷售收入分別同比下滑25%和12%左右。
中葡股份方面透露,高檔酒銷售收入下降,一是因為整個葡萄酒行業處于調整期,受國外進口酒沖擊及國內同行業激烈競爭影響;
另外,國內葡萄酒消費近年回歸大眾,適應市場需求,逐漸加大中低檔產品銷售力度。
可是,令投資者感到遺憾的是,中葡股份旗下中低檔酒也在萎縮之中!
同期,通葡股份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68億元,同比增長11%;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不過206萬元,同比降幅在24%以上。
通葡股份方面表示,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為中國葡萄酒市場整體平穩向好。但卻沒有解釋為何利潤如此之低,且還在大幅下滑。
投資者納悶,就在進口葡萄酒“炙手可熱”的時候,為何國產葡萄酒卻還處在“寒冬臘月”之中呢?
一位酒企人士告訴《五谷財經》,由于國產葡萄酒在營銷、工藝和產品上創新不足,與進口葡萄酒相比,確實存在一定差距;
與此同時,隨著新生代的崛起,對葡萄酒尤其是進口葡萄酒消費量的劇增,這進一步擠壓了國產葡萄酒的生存空間。
“舉個例子,獨特的釀造技術是出產葡萄佳釀的重要因素,格魯吉亞的葡萄酒釀造技術已達上千年的歷史,反觀我國釀造葡萄酒的技術,大部分的國產葡萄酒都是工業化方式生產,少部分也是仿照西方舊世界紅酒國家釀造,但中間還會缺少很多環節,所以國產葡萄酒酒的釀造技術還有待改進。”
進入2018年,因受到國外葡萄酒大量涌入以及國外葡萄酒產品價格區間進一步下移帶來的影響,國內葡萄酒市場特別是中低價位葡萄酒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這也是中葡股份旗下中低檔酒銷售收入下滑的一個大環境。
值得慶幸的是,葡萄酒行業尚處于成長期,國內葡萄酒市場總體處于上升趨勢,如果龍頭企業能夠抓住機遇,業績保持增長仍是大概率事件!
張裕A方面在公告中指出,公司葡萄酒、白蘭地、起泡酒等系列產品百余個品種,涵蓋了高、中、低各檔次,可以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要;
經過過去10余年的快速發展,公司已居國內葡萄酒行業龍頭地位,這在未來的競爭中,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融澤咨詢酒類營銷專家劉曉威則表示,近幾年消費群體之間的劃分界線越來越不明晰,消費者更有意愿進行多元化的選擇,多元化的飲酒趨勢逐漸成為主導,因此未來肯定是多種品類的酒共生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