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新聞 >

    三公消費被遏白酒業元氣大傷 行業寒冬洗牌加劇

    2015-12-18 09:25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一年一度的“茅五”經銷商大會臨近,標桿酒企的一舉一動也備受業界關注。與此同時,白酒業“弱復蘇”、“筑底反彈”等聲音不絕于耳,實際情況果真如此嗎?

    據統計,白酒行業18家上市公司中,12家企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收和凈利雙增長,即便2014年同期虧損嚴重的酒鬼酒和水井坊,也扭虧為盈。貴州茅臺今年1~9月營收231.49億元,同比增長6.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4.25億元,同比增長6.84%。五糧液前三季度營收151.31億元,同比增長0.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03億元,同比下降2.22%。

    “白酒行業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一線酒企與二線酒企,需要分開來進行分析。茅臺雖是行業標桿企業,但它的表現不足以代表整個行業。”白酒專家晉育鋒向記者分析稱,白酒業與宏觀經濟向來成正比例關系,并且表現還滯后于宏觀經濟兩三年。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6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4個百分點。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1936小時,同比減少151小時。此外,繼2014年上半年國家鐵路貨運量同比下降3.6%,2015年上半年鐵路貨運發送量完成13.77億噸,降幅同比擴大至9.7%。

    晉育鋒認為,從宏觀經濟基本面來看,在今年并沒有出現明顯好轉跡象,即便明年GDP企穩回升,按照白酒業表現滯后三年的規律,行業走出寒冬尚需時日。“另外從產業周期來看,1988年至1996年白酒業處于上升期,1997年至2004年行業步入下滑通道,2005年至2013年行業又是上升期,根據產業8~9年一個周期來看,此輪調整顯然不止兩三年完成。”

    那么,何為白酒業真正復蘇回暖的標志呢?在白酒專家趙義祥看來,二三線名酒利潤率出現向好,并能夠穩定半年以上,才可以稱之為“行業回暖”“觸底反彈”。但是,目前實體經濟異常嚴峻,消費支出格外謹慎,歸屬于副食品行業的酒水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一直在白酒基層市場跟經銷商和終端接觸的盛初咨詢項目合伙人侯帥告訴記者,行業關于“弱復蘇”“行業分化”的觀點一直存在,但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根據他走訪的部分區域市場,今年市場消費需求甚至比去年還要低迷,“酒水跟宏觀經濟聯系甚是緊密,這兩年各行各業都不好干,與之共生的宴請隨之減少。”

    侯帥認為,這兩三年來,白酒行業和企業都在消化三公消費受限及宏觀經濟低迷帶來的影響,目前基本適應了這樣的市場狀況。“此輪調整的直接導火索就是三公消費政策,一下子把白酒業從繁榮推下懸崖,從此步入深不見底的調整期。”

    截至今年12月,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已經三年,根據統計,三年來全國已累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04934起,138867人受到處理,其中55289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與2014年相比,今年查處的違規公款吃喝問題增長勢頭最猛,增幅達277.8%。

    “對于企業來說,目前心態和狀態基本調整到位,經過這樣的周期,因落后產能逐步停產,盲目投入也開始終止,一些有競爭力的企業脫穎而出。”侯帥表示,面對新環境,酒企如今都在探索新型渠道和新模式,同時,也由外部環境倒逼公司改善內部經營,包括改變以往粗放壓貨、不做終端、內控不足等短板,同時也在對內部費用和營銷投入進一步優化。

    值得關注的是,與寒冬同步的還有優勝劣汰的行業洗牌。

    “那些在白酒黃金十年進來的,擁有出口資源,說白了就是背靠兩三個大企業,以此來開發品牌從此不愁銷路和利潤的那些企業,我們稱之為‘機遇型企業’,經過這一輪擠泡沫般的調整,如今已經逐漸淘汰出局。”趙義祥稱,未來市場屬于真正有渠道能力、面對消費者并擁有很好溝通能力的企業。

      關鍵詞:白酒 白酒行業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張志偉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稷山县| 连山| 山西省| 瑞昌市| 天柱县| 镇江市| 诸暨市| 鄂托克前旗| 隆子县| 宜良县| 英德市| 阳西县| 蓝山县| 舟曲县| 安达市| 岑巩县| 金山区| 普定县| 星座| 长宁县| 贡觉县| 南郑县| 六枝特区| 呼图壁县| 郴州市| 许昌县| 阳曲县| 清涧县| 乐东| 炎陵县| 南投县| 信丰县| 吴川市| 陆川县| 新龙县| 塔城市| 库尔勒市| 曲靖市| 高台县| 县级市| 临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