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新聞 >

    36年、50年、68年 從三個歷史性時點看中國名酒

    2021-12-14 09:50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1952年9月,在金秋的北京,中國酒業迎來了迄今為止最宏大、最重要、最具里程碑意義的評比——第一屆全國評酒會。

    在本次評酒會上,茅臺酒,瀘州大曲酒,汾酒,西鳳酒,紹興加飯酒,張裕金獎白蘭地、張裕紅玫瑰葡萄酒和張裕味美思紅葡萄酒脫穎而出,被命名“中國名酒”。從此,開啟了中國酒業的八大名酒時代。

    70年來,八大名酒走過了一個波瀾壯闊、激情澎湃的歷程。回看過去,我們選取了八大名酒誕生36年、50年和68年三個歷史性時點,總結中國名酒的發展歷程,展現酒之大者的價值與責任。

    01、36年:告別計劃調撥時代

    1988年,對中國酒業來說,開啟了嶄新的篇章。

    彼時,經過改革開放10年的大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進步,國家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城鄉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為了解決煙酒價格中存在的問題,推行價格改革,運用價值規律指導生產、調節供求、引導消費、節約糧食、增加國家財政收入,1988年7月16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做好放開名煙名酒價格提高部分煙酒價格工作的通知》(國發〔1988〕44號)文件,決定放開名酒和名煙的價格。隨后,國家物價局公布了茅臺、瀘州老窖特曲、汾酒等名酒的調整方案和要求。

    自此,名酒的價格從國家定價轉向市場調節。在當時,這不僅是價格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還激發了酒企的活力和生產積極性,使酒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市場供應大量增加。

    值得關注的是,到1988年,中國的葡萄酒與黃酒也實現了產業突破性的發展。黃酒方面,已成功實現機械化生產,由此帶來的改革不僅大大增強了黃酒人對未來行業發展的信心,也推動了黃酒產品質量以及產品檔次的提升;葡萄酒方面,在以張裕為代表的葡萄酒企業的共同努力下,葡萄酒產業規模初步形成,生產者和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知逐步提高。

    時至今日,名酒價格的放開與提升對酒業的發展仍有深遠影響,特別是為后來開啟市場化競逐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讓“計劃調撥時代”成為歷史的同時,多次改寫名酒的“霸主”排名。

    可以說,通過價格市場化等手段的刺激,八大名酒中的代表企業們,大多數已成為細分品類的行業龍頭,并在發展的浪潮中不斷打破價格天花板,催生高端化、次高端產品的誕生,并讓“提價”成為酒業發展的常態,最終推動酒業縱深發展,釋放名酒價值。

    02、50年:開啟酒業“黃金十年”

    經過50年的積淀后,到了2002年,八大名酒引領的中國酒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迎來了產業上行發展的“大周期”,后來被稱之為“黃金十年”。

    據統計,2002年-2011年間,我國GDP年均增長10.7%,遠高于同期的世界經濟增速。尤其是在2010年,我國趕超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宏觀經濟高速增長的賦能下,釀酒產業各行業的銷售收入、利潤、上繳稅金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創造了平穩增長的可喜勢頭,尤其是白酒行業,增速最為明顯。

    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白酒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46.67億元,同比增長40.25%;實現利潤總額571.59億元,同比增長51.91%。其中,凈利潤較2004年增長3.08倍,9年間復合增長率達23.7%。

    具體到酒企的發展,以2009年-2011年為例,部分白酒企業增速超過30%,加上渠道下沉,新模式、新技術的涌現,名酒企業的業績不斷攀高,茅臺、瀘州老窖順利邁入“百億俱樂部”。受此利好的影響,白酒產業進入超速發展的新階段,并不斷放大名酒效應,開啟了泛全國化發展。

    與此同時,葡萄酒行業也搭上了“黃金十年”的列車。

    2003年,《中國葡萄釀酒技術規范》正式實施。作為我國第一部關于葡萄酒釀造技術性較完善的行業規范性文件,它的頒布與執行,對我國葡萄酒行業健康發展并與國際接軌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隨著葡萄酒企業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完善以及酒業與世界市場的融合漸入佳境,我國葡萄酒行業在產量、產品結構、產品質量、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和產品品牌等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在這一時期,以張裕為代表的葡萄酒企業們開始與多家國外酒莊、酒廠建立起合作關系,并由此吸引了全球葡萄酒行業的目光。

    綜合來看,2002年開啟的“黃金十年”不僅成就了八大名酒,也使酒業在產業、市場、技術、監管、教育、文化、展會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推動中國酒業向規范化、專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

    03、68年:彰顯酒業力量

    2020年,是中國歷史上極為不尋常的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打破了釀酒行業的正常運轉,并導致消費場景被迫中斷,需求全面萎縮。面對疫情帶來的嚴重沖擊,以名酒為代表的中國酒業展現出極大的“酒業力量”和強勁的發展動力。

    以茅臺、瀘州老窖、汾酒、西鳳以及張裕等酒企為代表的酒業在“抗疫”第一時間積極響應,以各種形式積極參與其中,捐款捐物,共克時艱,呈現酒業大愛,書寫酒業無私奉獻,傳遞酒業責任。

    同時,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各行各業都開始有序地進行復工復產,酒企們也在嚴峻的挑戰下,開始“內外兼修”的轉變之路:對內,積極調整戰略、研發新品;對外,紛紛借力“電商”“社區團購”等新模式,用科技+,為后疫情時代的酒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并謀求新的增長點。

    在酒業上下產業鏈的共同努力下,釀酒行業依然保持良好增長勢頭,特別是利潤增長率都高于銷售增長率,整個行業呈現良性增長。這從數據中就可以窺見一斑,據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12月,全國釀酒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353.31億元,同比增長1.36%;實現利潤1792億元,同比增長11.71%。

    而在這之中,張裕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國產葡萄酒的利潤;茅臺、瀘州老窖、汾酒等酒企更是率先走出“疫情”陰霾,迎來業績逆勢高增長。不僅助力酒業“復興”,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酒業品牌的底蘊。

    可以說,中國名酒對中國酒業的發展起到了獨到、深刻、久遠的影響,是酒業發展的標桿。

    明年,是八大名酒誕生70年,在這重要節點,我們將一起祭起文化大旗,尋找酒之大者,傳承中國名酒的價值與責任。(原標題:36年•50年•68年,從三個歷史性時點看八大名酒)

      關鍵詞:酒文化 發展史  來源:華夏酒報  張瑜宸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研县| 许昌市| 通河县| 石狮市| 廊坊市| 三明市| 苍梧县| 贵港市| 揭东县| 六盘水市| 若羌县| 香格里拉县| 广西| 民乐县| 麦盖提县| 张家界市| 桦川县| 锦屏县| 扬中市| 且末县| 通渭县| 崇文区| 亳州市| 沧州市| 海南省| 淳安县| 乐陵市| 黔西| 雅江县| 定安县| 淅川县| 定襄县| 荣昌县| 鄂托克旗| 沁水县| 麻栗坡县| 荥阳市| 丰原市| 治县。| 堆龙德庆县|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