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越龍山:打造差異品牌,聚焦腰部產品,推進新產品+大客戶模式
古越龍山2015年銷售13.76億元,2016年1月-9月銷售收入11.2億元。古越龍山主要市場在江浙滬,收入占比約65%,其中浙江占40%,上海約20%,江蘇約5%。
在品牌結構上,按照差異化品牌策略,將“古越龍山”定位成中高端品牌;“女兒紅”、“狀元紅”因其品牌獨具喜慶特色的文化個性,定位為喜慶酒市場品牌;將“沈永和”和“鑒湖”兩大品牌定位成大眾品牌。
熟悉古越龍山人士表示,在產品方面,古越龍山聚焦腰部產品(青瓷十年、金五年等),同時以開發提升和整合淘汰并重,淘汰、合并附價值低的老產品近百只,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核心產品金五年系列銷量同比大幅增長。
2016年,古越龍山推進新產品+大客戶模式,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并提高產品的占有率,在新產品開發階段,注重提高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性,確保新產品有一定的消費基礎。做好銷售終端促銷工作,主動適應當前酒水市場回歸理性、中小餐飲正在興起的趨勢,適當調整營銷促銷政策,力爭中端產品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三巨頭引領下的黃酒北進西擴化運動
目前,江浙滬的高度集中化,嚴重的制約了黃酒產業規模化與全國化。黃酒行業要想突破瓶頸,必須走出江浙滬,實現全國化。從2015年上半年,全國重點黃酒企業開始積極向江浙滬以外市場開拓,實行“北進西擴化運動”。通過與江浙滬地理位置相鄰的區域推廣黃酒,實現滲透率的提升。通過在北方經濟較好的區域重點開發,取得顯著成績。近兩年,安徽、湖南、福建等鄰近省份增速較快,北京及北方省會型城市發展較快。古越龍山、金楓酒業、會稽山三大黃酒上市公司率先開啟了全國化進程。
金楓酒業市外部江北大區徐經理表示,金楓酒業2016年在積極拓展全國市場,根據黃酒行業特點,公司采取“深耕核心市場、開發潛在市場”的策略。金楓酒業將全國市場分為成熟市場、競爭性市場和培育市場三大類型,其中上海市成熟市場、江浙競爭市場、其他省市為培育型市場。培育型市場分為市外部江南大區與市外部江北大區。在各個市場運用差異化的渠道運作模式和營銷策略,合理配置產品資源,確保成熟市場的領先地位。
會稽山從北向南培育市場,他們開始用市級小型經銷商取代省級大型代理商,實施去中心化改革, 以期在各市場設立更多銷售網點,提供更多品類的產品。會稽山在北方地區擁有較為扎實的市場基礎,且在部分省級市場仍然依靠獨家代理商或者少數大型批發商模式。
2016年上半年,原陜西、甘肅及河南第三方銷售占比約30%,每個省僅有兩個批發商。上半年經銷商數量增加187家且二季度恢復增速第三方銷售增長超40%,并且在約30個北方縣級城市設立了經銷網。
西南證券調研報告指出,古越龍山是最早全國化得企業,在2016年上開展“百縣增億”活動,全面擴展江浙滬皖以外市場。古越龍山推進第二期“百城千店”專賣店終端網絡項目,建設完成時間為 2017 年 6 月。據了解,古越龍山主在外圍市場的收入占比35%,包括福建、安徽、廣州、江西、北京等地。
2015年三大黃酒上市公司,古越龍山營收13.76億元,金楓酒業營收10.61億元,會稽山營收9.15億元,沒有一家銷售額突破20億元,這與白酒、葡萄酒、啤酒等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當然,黃酒因其特有的地域消費屬性,目前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區。放眼全國,黃酒還是存在巨大的消費潛力的。如今的黃酒,在三大巨頭的帶領下已經再次開啟了全國化進程,如果眼光再遠一點、步子再大一點、資源投入再多一點,相信黃酒會真正迎來價值回歸的那個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