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新聞 >

    王朝酒業復牌一周 前路依舊漫漫

    2019-08-07 08:54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受制于港交所新修訂的除牌規則,此前因涉嫌財務造假已停牌6年的王朝酒業在上周一復牌。然而從過去的一周的交易日來看,王朝酒業的股價遭遇滑鐵盧,復牌當日(7月29日)便下跌了52.08%,7月30日再次下跌24.64%,雖然第三天股價迎來反彈,但8月1日和8月2日王朝酒業再度下跌13.79%和13%,目前股價較復牌前下滑69.44%。

    資料顯示,成立于1980年的王朝酒業,是中國第一批國產葡萄酒企業,當年的王朝酒業憑借著“半干白葡萄酒”一戰成名,90年代中后期王朝酒業的產品在國內同類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王朝也與張裕、長城共同被稱為中國國產葡萄酒的“三駕馬車”。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010年王朝酒業迎來巔峰,當年銷售額16.15億港元,凈利潤1.59億港元。但從2012年開始,受戰略定位失敗和“八項規定”等政策影響,財報顯示,從2012年開始王朝酒業步入下滑,從2011年的15.1億港元,不斷下滑至2018年的3.4億港元。凈利潤方面,從2012年至今王朝酒業已經累計虧損近16億元。

    在本周一復牌前,王朝酒業的上一個交易日還是2013年3月21日,收盤價為1.44港元。而導致王朝酒業停牌長達6年的原因,還要追溯至2012年的匿名舉報信風波。2012年年末和2013年3月,王朝酒業當時的會計師事務所五封針對王朝酒業若干交易指控的匿名信,這五封匿名舉報信也開啟了王朝酒業長達6年4個月的漫長停牌史。

    當年的舉報內容顯示,2010年王朝酒業為了達成銷售目標并且獲得相關獎金,與客戶私下達成協議,虛構高達4.3億元的銷售額;王朝酒業2010年和2011年四季度和個別客戶存在配合虛構銷售業績的行為;以及王朝酒業2010年囤積在江蘇太倉和福建漳州的價值5億元的葡萄酒在積壓后出現質量問題,真實庫存無法落實。

    雖然王朝酒業后來也進行了相關調查,但不痛不癢的結果一直讓其無法達成復牌,而王朝酒業似乎也沒有將復牌一事“放在心上”,然而港交所2018年8月1日新修訂的除牌規則,則讓其被迫選擇在大限到來之前必須進行復牌,因為新規規定,倘若到2019年7月31日,王朝酒業還達不成復牌條件并恢復買賣,港交所就要啟動王朝酒業除牌的程序。

    在7月26日發布的公告中,王朝酒業稱并無證據證明時任管理層觸犯中國法律,收受過任何利益,以及存在不誠實的行為等。“公司已經采取了新的內控政策和完成整改,復牌條件已獲達成”。

    目前從股價表現來看,毫無疑問王朝酒業的復牌并不被投資者所看好。對于王朝酒業的復牌,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指出,本周王朝酒業股價的不斷下跌是市場對其前景悲觀的反應。“因為它的業績預期和資產基礎都缺乏樂觀因素,未來不排除王朝酒業繼續下跌甚至被強制除牌的可能”。

    對于王朝酒業的未來,有分析指出,目前中國葡萄酒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進口酒的大量涌入,讓國內葡萄酒市場面臨品牌和產品雙過剩,市場逐漸從無序走向品牌,王朝酒業經過漫長的頹廢期之后,目前品牌認知和影響力均所剩無幾。同時,中國國產葡萄酒市場目前不論是老牌的張裕長城,還是新興的西鴿酒莊怡園,都形成了自己的產品體系和渠道市場,王朝酒業想從中搶食并非易事。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王朝酒業業績不振與其前領導班子有一定關系,其停牌6年間并沒有享受到國產葡萄酒市場2015年到2018年期間的復蘇紅利,而市場格局已發生很大變化。

    據了解,2017年底王朝酒業更換了新的領導班子,王朝酒業委任天津食品集團財務副總會計師孫軍為新任董事會主席,天津食品集團宣傳部部長李廣禾為新任總經理。

      關鍵詞:國產葡萄酒 王朝酒業  來源:酒通社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龙| 泰和县| 枣强县| 青冈县| 墨江| 平顺县| 晋宁县| 乌兰县| 怀集县| 利津县| 旅游| 青州市| 徐闻县| 天长市| 调兵山市| 昌邑市| 安图县| 遵化市| 寿光市| 塔城市| 临夏县| 杭锦后旗| 海口市| 茶陵县| 黄石市| 惠来县| 资兴市| 海城市| 田林县| 兰西县| 博兴县| 娱乐| 芜湖县| 柳州市| 新泰市| 石门县| 彭阳县| 汉沽区| 岐山县| 双峰县| 大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