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新聞 >

    大國品牌天佑德:600年只為一杯天賜好酒

    2021-07-15 11:45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在青藏高原,用青稞釀酒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這里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自然地理環境,每一粒糧,每一滴水,每一片土地,甚至是陽光與空氣,都是自然的饋贈。

    如果說天時地利造就了青稞酒的獨特風味,那么扎根在這片土地上的青稞酒傳人,用他們代代承襲下來的敬意和匠心,成就了千年青稞酒的延續。

    圖片1.jpg

    有著600多年品牌歷史的天佑德,被譽為“中國青稞酒之源”,民間曾有“馱酒千里一路香,開壇十里游人醉”的佳話。百年來,天佑德根植在青海互助在這片熱土上,在這里種植青稞,四季不間斷生產,明朝末期形成穩定的釀制工藝,又在新時代迸發嶄新的活力和風采。

    “不是天佑德成就了這杯青稞白酒,而是這杯酒選擇了天佑德,是這方水土孕育了天佑德。”在《天賜的好酒》中,天佑德董事長李銀會說道。

    天佑德酒廠所在的青海互助縣,艱苦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釀制青稞酒所必需的一切自然條件,是青藏高原賜予這片土地的一份禮物。

    古有云: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

    今天的天佑德認為:釀酒不是與自然對抗,而是與天地萬物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與對話,是通過不斷傳承錘煉的釀酒技藝,抵達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平衡。

    微信圖片_20210715095723.jpg

    天佑德用做釀制青稞酒的水,大部分來自于祁連山脈,是海拔六千米的冰川雪融水。

    青稞不必說,是海拔四千米以上唯一可以種植的農作物,讓人類得以在青藏高原繁衍生息,創造文明。天佑德在青海省內建立了25萬畝釀酒青稞種植基地、24座儲糧倉來保障青稞原糧供應,并且對青稞良種不斷進行篩選改造,提升青稞種質的質量。

    天佑德用作釀酒的酒曲屬于中低溫清茬曲,主要原糧也是青稞,每年生產青稞曲磚6000余噸,為青稞酒高品質純糧釀造打下了扎實基礎。

    再看天佑德青稞酒釀造工藝,“二長、三合、四清”是最大特色,即生產周期長、發酵周期長,種釀合一、曲糧合一、巖木合一,并且在釀酒過程中堅持“清蒸清燒四次清”古法工藝。

    微信圖片_20210715095728.jpg

    這其中,以青稞制曲、以青稞釀酒的“曲糧合一”工藝,以及按照“春夏秋冬”四個時節為生產周期、四季不間斷釀酒的“天釀工藝”,都是中國白酒行業獨一無二的釀制工藝。代代傳承的“清蒸清燒四次清”——堅持原料清蒸、輔料清蒸、清糟發酵、清蒸流酒,并用花崗巖窖池發酵——已經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個能夠穿越歷史洪流至今、持續保持蓬勃朝氣的品牌,僅僅靠“傳承”顯然不足以應對快速變化的時代需求。在堅守和傳承的同時,天佑德致力于為傳統工藝注入新時代的生命活力。目前,天佑德擁有國家認證實驗室和中國青稞酒研究院,申請發明專利超過10項,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5項,獲得地方和行業科技進步獎7項,4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些前沿技術在產業端的落地轉化正在為天佑德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已經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圖片4.jpg

    作為一家根植于邊遠內陸地區的企業,做大做強背后不僅是企業發展責任,更肩負著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任,因為發展就意味著貢獻更多稅收、解決更多就業崗位、讓上下游產業鏈上的更多人獲益。

    目前,天佑德擁有員工超過2000人,上下游產業鏈及周邊旅游、食品加工業等輻射產業則創造了超過3萬個就業崗位,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如果說,高原獨有的青稞釀酒延續著4000年的古老傳統,那么以青稞產業造福于民、以釀酒振興高原經濟,便是天佑德在新時代肩負的企業使命。

    天人合一方能佳釀天成,以德治酒方能回饋天地。《大國品牌養成記》之天佑德《天賜的好酒》正在CCTV-1熱播,敬請關注。(原文標題:大國品牌天佑德:600年只為一杯天賜好酒)

      關鍵詞:天佑德 青稞酒  來源:佳釀網  企業投稿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喀则市| 锡林郭勒盟| 安康市| 六盘水市| 彭阳县| 廉江市| 武平县| 晴隆县| 嘉善县| 许昌县| 伊川县| 确山县| 新宁县| 巢湖市| 平罗县| 黄平县| 石首市| 房山区| 正阳县| 拜泉县| 曲阳县| 长海县| 台山市| 鄯善县| 石门县| 台北市| 策勒县| 陇南市| 玉门市| 邵东县| 通江县| 洪雅县| 安福县| 通辽市| 金平| 齐齐哈尔市| 敦煌市| 正宁县| 鸡西市| 刚察县| 轮台县|